相关报道:
东北振兴看黑龙江:推动改革深化 找准发展路径
一位黑龙江学者写给媒体的信:“东北衰退”说法站不住脚记者手记:车驻“关东”农家店资源型城市大庆再出发
通北林业局兴林大街旧、新照对比
“冬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用菜刀砍水缸里结的冰。结婚后先后有了5个孩子,再加上老人,就别提房子有多拥挤了。” 杨通国是黑龙江前进林场退休技术员,1967年结婚时住进一间30多平方的土屋。房子夏天漏雨,冬天透风,老杨实在住不下去了,带着老婆孩子外出谋生。
2014年,当他叶落归根时,惊喜看到家乡巨大变化,家家通了电,吃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混凝土白色路面还铺到家门口,又分到了这么好的新房。老杨高兴地说:“再也不走了,以后要安心在林区安度幸福的晚年了。”
在1958年通北建局初期,由于受投资不到位和“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影响,局址形成了大量的“板夹泥”、“简易房”等棚户区,到2008年末,局址棚户区占房屋总面积的75%,林场草泥房占房屋总面积的79%。历经几十年的风雨,职工住房是“弯着腰、拄着棍、阴天下雨掉眼泪”,遇有连雨天很多居民不敢入住。
2009年对通北林业局棚户区居民来说是难以忘怀的,国家出台了为林区进行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像春风给林区人带来了希望。
棚户区改造是惠及职工群众的好事。通北林业局要实现改造棚户区,让棚户区居民全部迁入新居,不留一间棚户旧屋,不让一人无房居住,而且暂时还不让老百姓掏一分钱,就能住上新楼的目标,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困难之多、涉及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局址全部消灭了平房,林场消灭了泥草房,实现了局址住宅楼房化,林场住宅砖瓦化。1万多户林区人,告别50多年蜗居,住进现代化的新楼,圆了林区百姓安居之梦。
至2015年,棚改完成新建12220户61.1万平米。其中,山上2320户11.6万平米,山下9900户49.5万平米。维修改造完成4700户23.5万平米,其中,山上4500户22.5万平米,山下200户1万平米。
在退休职工田同和老人宽敞明亮温暖的新居,这位84岁的老人深有感慨地说:“做梦都没想到老了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自己编写的歌曲《咱们林区大变样》表达了通北林区人的心声:“我是通北林区人,热爱我可爱家乡,说说林区新变化,人人心里喜洋洋,高楼大厦平地起,安居乐业把福享......”。
2010年7月在前进林场拍照的许国新祖孙三代居住的泥草房;2011年9月拍照许国新搬进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