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科技
人民网>>经济·科技>>正文

“看东北”系列报道之十五

人民网专访吉林省省长蒋超良

——做好“加减乘除法” 增强吉林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

谭树森 胡晓

2015年11月25日07:26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2014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东北地区经济受到更多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怎么爬坡?如何过坎?吉林省将如何结合自身实际破解难题,如何在新一轮东北振兴走出“吉林特色”?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专访了吉林省省长蒋超良。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的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吉林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要做好“加减乘除法”。吉林省做“加减乘除法”有哪些具体举措?

蒋超良省长:结构性问题是制约吉林振兴发展的突出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构优化要多策并举,“加减乘除”一起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统筹结构调整和稳增长,下决心补齐“短板”,为吉林振兴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加法”,就是突出精准投资,强弱项、挖潜力,抓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业技改、棚户区改造、伊通河综合治理和百里生态长廊、河湖连通“五大工程”,以及交通、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四大工程包”,发挥投资关键作用。以松花江全流域综合治理等标志性建设工程为引领,丰富项目建设库、项目储备库。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巩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老三样”,培育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业、旅游业“新四样”,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

“减法”,就是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我省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不少,我们坚持内外并举,坚决化解。对内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市场竞争力,改造升级一批;对外通过“走出去”,在俄罗斯等国家建厂,转移消化一批。同时,对难以提升的,坚决依法关闭,化解到位,赢得结构转型升级的时间和空间。

“乘法”,就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推动吉林振兴发展,必须下好创新驱动“先手棋”,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重点发挥“吉林一号”等重大创新性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利用航天领域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抓好“吉林一号”卫星项目,以航空航天产业园区为平台,加快商业化、产业化,全力打造航空航天数据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两个产业集群。

“除法”,就是提高市场化程度,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对东北而言,除法做得不够,必须“补课”。否则,我们蕴藏的巨大活力就难以激发。我们正在下功夫破除体制机制弊端,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合理干预,赋予市场更大自主权。着力培育劳动力、金融等要素市场,增强对发展的支撑能力。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东北要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您认为吉林省在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方面应该怎样做?

蒋超良省长: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推进新一轮振兴,必须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第一,打好服务业发展攻坚战。服务业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在当前情况下,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调整经济结构、破解结构性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由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关键所在,是增加社会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的内在动力,是破除“路径依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

当前,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利用好消费转型升级、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互联网等新型业态创新、公共消费需求增长等潜力,必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吉林省计划“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40%,这是底线,力争达到45%;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升10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保持年均10%的增长,高于GDP增速。一是完善政策保障措施,逐步放开教育、医疗、健康、养老、金融等领域服务业对民营资本的限制,逐步放开对服务业的价格限制,消除对服务业生产要素价格的歧视。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重点深化财税体制、金融领域等改革,加快医药、文化、教育、体育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三是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引进国内战略投资者,深化服务业领域合作。利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发展服务外包,加快软件、动漫等服务业发展。对接好中韩自贸区,用好关税等政策,放开商品贸易特别是服务贸易。四是改善发展环境。改进政府服务,研究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引导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第二,发挥创新驱动引领作用。对吉林来讲,既要发挥投资拉动的关键作用,又要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两者是统一的。吉林科教优势明显,科研成果较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转化不足,省内转化率仅为13%左右。我们正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借鉴以色列等国家先进经验,重点抓好科研院所技术孵化器、企业孵化器,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组建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进一步扩大开放。坚持对内对外并举,对内就是抓好招商引资,“走出去、请进来”,优化投资环境,组织好经贸交流活动,跟踪已经签约的重大项目,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对外就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抓好开放平台建设,特别是建设好南部大通道,推进“通丹经济带”,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联系,在创新合作、产业转移承接等方面实现突破。

第四,统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现在看,政府还是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影响了市场作用发挥。我们将推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重点是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作用,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监管,抓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府服务网络“四个清单一张网”,推动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记者: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吉林考察指导工作。在谈到国企改革时提到了“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中央也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吉林省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较大比重,国企改革将如何推进?

蒋超良省长: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调研时,突出强调国企改革要坚持“两个不动摇”方向、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绘制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是推进国企改革的基本遵循。

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接近5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地位举足轻重,但是目前发展活力不强,深化改革势在必行。我们按照中央部署,突出吉林特色,决定从明年起开始打好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重点是做到“六个把握”:

一是把握好改革的时间表。中央提出,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从吉林实际看,这一轮经济下行集中反映出了我省存在的机制体制问题、结构问题,这也是影响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两大症结,必须加快解决。我省争取提前到2019年完成改革任务,确保实现中央改革目标。

二是把握好分类推进改革的基本要求。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必须建立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但实践证明,分类也不是越细越好。否则,国有资本撒“胡椒面”,既流动不起来,又不能增强控制力,难以实现保值增值。从其他省份来看,国企大体划分为城市供气、供电、供水等公益类,政府投融资平台等功能类和商业类。我省国有企业较多,必须立足实际,针对国有资本战略定位,科学界定国资国企功能和类别,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

三是把握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刻内涵。目前看,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包括现代企业制度总体上还不完善,股份制改革还有差距,治理结构还不完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等等。必须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科学搞好设计,解决好董事会决策作用如何体现、经营班子自主权如何充分授权等问题,进一步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

四是把握好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的重点。现在,国资管理部门是管人、管事、管企业,改革以后要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必须尽快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政府通过国资委行使对国有资本的管理职能,国资委通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但也要明确,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目的是让国有资本流动起来,绝不是简单地成立几个公司。我们还要通过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推动国有资本合理优化配置。

五是把握好发展混和所有制经济的内在要求。国企改革绝不是“一混了之”“一混就灵”,更不能“为混而混”。总的就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符合条件的一定不能勉强,改革不设时间表。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对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六是把握好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深化国企改革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府底线。这一点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加强”是一个基本立场问题,绝对不能动摇。“改进”,是要有科学精神,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为国资国企改革提供坚强保障。

 

下一页
(责编:邢郑、李昉)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