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高质量发展描绘乡村振兴好风景

人民网记者 李栋
2022年06月27日19:2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这十年”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国新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十年间,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正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农民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铺展开来。

6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有关情况。邓小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更好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是应对当前复杂多变国际国内形势的必然选择。

农业强 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

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2021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品质持续优化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邓小刚表示,十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

据邓小刚介绍,近年来,通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抓住了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了粮食生产物质基础。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配套完善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启动实施了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旨在持续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以品种选育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培育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邓小刚介绍,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216个制种大县、区域性良繁基地加快建设,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说:“今年粮食再获丰收,表明我们扛稳了粮食安全责任,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张红宇认为,粮食问题不能仅从经济上看,更要从政治高度、社会的关注度来对待。“不断健全粮食安全责任制,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务必使制度安排发挥作用,见到效果。”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强粮食产能建设,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牢牢把住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邓小刚表示。

农村美 打造田园乡村美丽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自觉把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面,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在的农村山更青、水更绿、田园更美,绿色正在成为“美丽中国”的鲜亮底色。

洪天云表示,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农村基本实现了干净整洁有序;各地区立足实际打造了5万多个美丽宜居典型示范村庄。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看来,要实现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目标,就需大力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分类推进“厕所革命”,逐步实现卫生厕所全覆盖。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建设美丽乡村。

“农民屋内屋外更加干净、院里院外更加美丽,农民生活习惯更加清洁卫生,生活方式更为绿色环保。可以说,环境整治改变了农民的卫生观念,改出了农村的生活新貌,树立了农村的文明新风。”洪天云介绍。

农民富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邓小刚介绍,脱贫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脱贫地区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每个脱贫县都打造了2-3个特色鲜明、带动面广的主导产业,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33项过渡期衔接政策出台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全面建立,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继续倾斜支持,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是多种因素同向发力、合力推进的结果。”曾衍德认为,通过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发展农业、建设乡村、富裕农民。启动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工商资本下乡带农发展,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打赢脱贫攻坚战,更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绝对贫困具有阶段性、特殊性和区域性特征,消除绝对贫困之后,还要正确对待相对贫困问题,必须建立相应的长效工作机制,才能打赢这场持久战。”张红宇说。

“去年以来,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洪天云表示,下一步重点抓好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强化稳岗就业、强化产业帮扶、强化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强化社会帮扶和驻村帮扶五个方面的工作,促进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农村稳天下安,农业兴基础牢,农民富国家强。高质量发展推动下的乡村振兴,正描绘出新时代的幸福景色。

(责编:申佳平、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