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特色生鲜加快出村进城(市场漫步)

齐志明
2024年06月19日06:4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畅通通道运行网络,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多措并举推动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

  

  眼下,正值樱桃、荔枝等夏季时令水果上市期,不少物流企业把揽收服务点搬到田间地头,通过“使用冷媒冰袋装箱打包”“跨省48小时内送达”等冷链物流服务,让特色生鲜农产品加速出村进城。

  农产品冷链物流贯穿生鲜农产品采收、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全部环节,整个过程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行业规模不断增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物流企业运行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冷链物流类业务量增加的企业占比较高,约为33%,冷链物流类企业快速发展。

  同时要看到,由于起步较晚,当前冷链物流行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升。各方要通力协作,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畅通通道运行网络,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多措并举推动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

  生鲜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全流通链条都需要健全完善,才能保证整体物流运输质量。但当前产地预冷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关键物流节点配套冷链设施仍显不足,这制约着流通服务网络整体效率。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筑牢行业发展基础。在产地,整合各类资源,就近建设改造集配中心、冷库等设施,提供农产品采后预冷、冷藏保鲜、仓储运输等服务。在集散地,加快完善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区、批发市场等具备物流集散、低温配送等功能的冷链设施,创新物流干支线衔接模式。在销地,要抓好终端零售网络“冷环境”建设,增强冷链配送能力。

  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推广,有效赋能冷链物流各领域各环节。顺应这一潮流趋势,各地区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装备更新升级,推进冷链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移动冷库等智慧化冷链物流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加快使用安全环保节能的制冷剂、制冷工艺和设备,降低冷链物流能耗和碳排放量。

  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横跨一二三产业,点多线长面广,溢出效应明显。要深化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整合,冷链物流企业要深化与食材供应链等企业合作,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冷链物流服务,拓展冷链共同配送、“食材供应+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等新型业务,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由基础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要抓住消费升级机遇,加快发展生鲜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行业新增长点。

  加快科技创新,提升数字化绿色化水平,积极拓展新模式新业态,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产品冷链流通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冷链流通能力显著提升,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支撑农产品跨区域冷链流通的能力和效率也将继续增强,这将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9日 19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