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零工”小市场 “稳业”大民生

2024年06月19日08:56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零工”小市场 “稳业”大民生

【促进就业,我们这样做】

开栏的话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为促进就业,不少地方积极采取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从今天起,本报开设《促进就业,我们这样做》专栏,关注各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好做法,希望这些成功经验能够得到广泛的借鉴和推广。

日近中午,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苗侗风情街上,“绣里淘”非遗市集一派热闹景象。每逢赶集日,这里就挤满了市民和游客。

“这件扎染衬衣用的什么染料?”“这块苗绣的花样有啥寓意?”“这款蜡染桌旗怎么清洗?”几位外地游客围在廖朝芝的摊位旁,饶有兴趣地问个不停。廖朝芝对答如流,说得头头是道。

“我家过去住在深山里,前几年才搬到凯里。刚来的时候心里不踏实,总怕没事做。”廖朝芝告诉记者,她早前跟丈夫到广东打工,因为孩子上学需要照顾,只好回乡。没想到,在家门口一样能找到事做。“社区干部组织我们学非遗和营销,联系我们到‘绣里淘’摆摊。你看!这里不但不收费,还能‘蹭’直播!”廖朝芝指着一旁正在网络直播的苗族姑娘小伙,美美地说。

“绣里淘”非遗市集是黔东南州186个“零工市场”中的一个。这“零工市场”,就是为了解决像廖朝芝这样易地搬迁和返乡群众建立的。别看名字不起眼,功能却很齐全。在榕江县的“零工市场”,记者看到,综合服务区、零工待工区、技能培训区、线下招聘交流区等一应俱全。在这里,群众可以享受就业登记、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劳动法律咨询、社会保险咨询、职业心理健康咨询等多项服务。

“我们将易地脱贫搬迁等重点人群的就业纳入动态监测预警,实施防返贫就业攻坚服务行动,特别是创新设立‘零工市场’,稳住了就业基本盘。”黔东南州就业局副局长杨发介绍,目前全州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59.83万人,完成贵州省下达年任务的107.86%。

(本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

(责编:罗知之、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