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好品中国丨“红色名片”绘就“塞上江南”新画卷

2024年06月28日20:0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提起枸杞

总是让人既熟悉、又陌生

这颗跟辣椒、番茄

同属茄科的“神奇浆果”

是很多家庭的常备食材

也是养生圈的热门话题

但传说中的保温杯

并不是它唯一的“统治区”



黄河岸边的“宝石”

在我国

枸杞作为经济林

生态林与治沙林种

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

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

宁夏中宁县

甘肃玉门市、瓜州县

青海都兰县、共和县

新疆精河县等

都是重要的枸杞产区

2022年

全国枸杞人工种植面积220万亩

干果总产量26万吨

其中宁夏种植面积43万亩左右

产量8.6万吨

全区22个县区中

有18个种植枸杞

宁夏枸杞

以色泽鲜艳、皮薄肉厚

口感纯正、甘甜爽口闻名

是唯一被载入《中国药典》

的枸杞品种

核心产区中宁县

位于宁夏平原南端

素有“中国枸杞之乡”的美誉

境内四面环山

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

昼夜温差大

春暖迟、夏热短

秋凉早、冬寒长

黄河自西向东流过县域

发源于六盘山脉的清水河

在这里汇入黄河

得益于黄河与清水河水交汇灌溉

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

腐殖质多、熟化度高

为枸杞生长提供了

优越的自然环境

截至目前

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

稳定在18万亩

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40亿元

区域品牌价值超200亿元

“塞上江南”的“明珠”

在中宁

枸杞分夏秋两季采收

夏果采收时间为

6月初至7月下旬

秋果采收时间为

9月上旬至霜冻之前

如果有幸此时到访

还可以品尝到

枸杞鲜果的清新甘甜

而从枸杞鲜果

到我们熟悉的干品

还要经过多重步骤

枸杞表面有天然蜡质层

会阻碍水分蒸发

采收的鲜果要先倒入碱水中脱蜡

然后进行制干

制干主要分自然干燥和烘干两种

自然干燥时

将脱蜡处理的枸杞铺在果栈上

放在自然光下晾晒4~6天

烘干则有太阳能烘干

温棚烘干和热风炉烘干等方式

经过24小时~50小时

便可达到需要的干燥度

中宁枸杞干果主要按

形状、色泽、滋味

气味等感官指标

以及粒度(50克所含颗粒数)

总糖、枸杞多糖含量等理化指标分级

特优枸杞

要求形状类纺锤丝

略扁、稍皱缩

果皮鲜红、紫红色或枣红色

粒度不超过280

漂洋过海的“杞迹”

枸杞全身是宝

“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

夏采花,名长生草

秋采子,名枸杞子

冬采根,名地骨皮”

是《本草纲目》

对枸杞功用的记载

千百年来

中宁人民以枸杞为原料

研发出许多美味

如八宝茶、枸杞八宝粥

枸杞清炖羊肉、枸杞清炖土鸡

枸杞膏、枸杞芽菜、枸杞花卷等

近年来

中宁县解锁了

枸杞的更多“打开方式”

开发出枸杞酒、枸杞茶

枸杞复配饮品

特医特膳和休闲食品等

10大类120余种产品

从枸杞干果、锁鲜枸杞

到枸杞原浆

从枸杞果膏、枸杞燕麦酥

再到枸杞白兰地

甚至枸杞面膜、枸杞口红

一抹“宁夏红”

构建起了远方的人们

对“塞上江南”的美好想象

中宁县宁安渡为黄河要津

与丝绸之路相连接

在古代

这里的枸杞

由南来北去的商贾

远销东南亚和阿拉伯地区

如今

百余种枸杞产品

不仅销往东南亚

还出口到了欧美等市场

小小枸杞

以全新姿态走向国际舞台

向世界展示来自东方的

“红色名片”

全国特产“大摸底”

你还有哪些地域好物推荐?

人民网《好品中国》栏目

与你一起

发现更多“中国好品”!

来源|人民网

总策划|张玉珂

监制|李娜 赵文瑞 刘云 宽容

策划|翟巧红 行家玮

记者|阎梦婕 高嘉蔚

字体|万祥生

设计|王远希

支持|中宁县委宣传部 中宁县农业农村局 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数据|《我国特色农产品市场与产业分析报告(2022)》 《2023年中卫统计年鉴》

(责编:孙红丽、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