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A股回眸 市場化改革注入十大“正能量”--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2012年A股回眸 市場化改革注入十大“正能量”

2012年12月24日08:35    來源:証券日報    手機看新聞

本報記者 張曉峰 孫華 見習記者 黃作金

  本報記者 張曉峰 孫華 見習記者 黃作金

  中央匯金公司10月10日公告稱,10日起已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農、中、建行股票,並繼續進行相關市場操作。

  四大行去年曾發布公告稱,從2011年10月10日起,匯金公司擬在未來12個月以自身名義在二級市場增持四大行股份。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匯金公司分別增持5305.3萬股工行股份、9049.6萬股建行股份、1.48億股中行股份和3.1億股農行股份﹔今年一季度分別增持5032.4萬股工行股份、2267.4萬股建行股份、8363萬股中行股份和2940.9萬股農行股份﹔二季度匯金增持700萬股工行股份及76.26萬股中行股份。三季度匯金增持工行626.63萬股、中行1881.24萬股。

  四大行三季度業績情況如下:中國銀行的2012年三季報顯示,2012年1-9月,集團實現利息淨收入1894.44億元,同比增加221.42億元,增幅13.23%。集團淨息差2.12%,比6月末提高0.02個百分點,與上年末持平。集團實現非利息收入799.91億元,同比增加20.14億元,增幅2.58%,其中,三季度當季實現收入244.18億元,比二季度環比增加32.03億元。非利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中佔比為29.69%。

  工商銀行的2012年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1857.11億元,同比增長13.3%。利息淨收入3113.69億元,同比增長16.6%,主要是由於生息資產規模增長及淨利息收益率上升。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796.87億元,同比增長1.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56.02億元,同比增長13.3%。成本收入比25.80%。

  建設銀行的2012年三季報顯示,2012年1-9月,集團實現淨利潤1585.19億元,其中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1581.91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3.87%和13.80%。年化平均資產回報率1.65%,年化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24.18%。

  農業銀行的2012年三季報顯示,2012年1-9月年,集團實現淨利潤1201.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19%,主要是由於利息淨收入增加。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為1.29%,同比提高0.06個百分點﹔年化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23.03%,同比提高0.03個百分點。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37元。利息淨收入2532.33億元,同比增長13.37%﹔淨利息收益率、淨利差分別為2.82%、2.68%,同比分別上升2個基點和下降1個基點。

  點評:匯金公司宣布繼續增持四大行股份,有利於市場重塑價值投資理念,有助於中長期提振A股市場信心。

  匯金再度入市增持四大行

  溫州等地出台金改政策

  中國政府網7月3日公布《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批復稱,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實行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試政策﹔支持前海在金融改革創新方面先行先試,建設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允許前海探索拓寬境外人民幣資金回流渠道,配合支持香港人民幣離岸業務發展,構建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支持設立在前海的銀行機構發放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等八方面進行先試先行。業內專家表示,與香港試點開展雙向跨境貸款、成立深圳前海股權交易所創新債券市場發展等成為前海乃至深圳金融改革的最大亮點。國務院批復明確,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實行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試政策,打造現代服務業體制機制創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集聚區、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的先導區、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的引領區。

  11月23日,溫州市召開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了溫州金改細則。歷時8個月,備受矚目的溫州金融綜合改革的后續細則終於浮出水面。針對中小企業多但融資難、民間資金多但投資難的“兩多兩難”問題依舊是溫州金改的主題,著力點在於更進一步規范引導民間融資平台陽光化。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一)規范發展民間融資。(二)加快發展新型金融組織。(三)大力發展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四)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五)深化地方金融機構改革發展。(六)創新發展金融產品與服務。(七)培育發展地方資本市場。(八)積極發展各類債券產品。(九)拓寬保險服務領域。(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一)強化地方金融管理機制。(十二)建立金融綜合改革風險防范機制。

  點評:與溫州金融改革有所不同,前海金融改革更具有區域發展針對性,並且前海金融改革更加側重於對外功能,尤其是在人民幣國際化層面。國內金融研究學者認為,前海金融改革先試先行不僅將帶動香港離岸市場進一步提速,也將進而推動資本項目開放及人民幣國際化。如果說溫州的金融綜合改革更傾向於民間金融領域,那麼深圳前海的金融服務創新,則著力於在資本市場開放方面深化深港合作,以及通過金融創新促進實體經濟、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業創業發展這兩個方面。

  QFII、RQFII額度大幅提高

  証監會網站4月3日公告稱,為滿足境外投資者的投資需求,進一步促進境內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及對外開放,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証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及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新增QFII投資額度500億美元,總投資額度達到800億美元。同時增加500億元人民幣RQFII額度。

  另外,媒體11月13日透露,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証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及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增加2000億元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簡稱RQFII)投資額度,至此試點總額度達到2700億元人民幣。

  點評: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証監會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引入長期機構投資者,包括引入境外長期機構投資者。吸引更多的境外長期機構投資者進入,有利於完善我國資本市場運行機制,促進市場健康發展。一是境外長期資金進入直接增加了市場資金來源,同時也傳遞了境外投資者看好我國資本市場的明確信息,有利於增強國內投資者的信心,促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二是QFII都是發展歷史較長、資產規模較大的全球金融機構,投資理念成熟,注重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主要投資於大盤藍籌股,投資周期較長,投資行為穩定,有利於促進我國資本市場形成理性的投資文化。三是QFII投資程序規范,重視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情況和信息披露質量,積極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有利於促使上市公司提高規范運作水平,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促進公司增加股東回報。四是境外養老金等長期機構投資者的進入,將對我國養老金、企業年金等機構入市產生示范效應,推動其加快入市步伐,改善投資者結構,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穩定發展,進而為國內投資者投資資本市場創造良好的投資回報。

  滬深上市公司退市新政出爐

  滬深交易所6月28日分別發布《關於完善上海証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和《關於改進和完善深圳証券交易所主板、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並就征求意見及修改情況作了說明。

  根據兩所方案,兩所將淨資產指標的退市期間由原定2年改為3年,增加暫停上市環節﹔對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的上市公司予以退市風險警示,相應地其退市期間由原定的4年改為3年﹔增加因追溯重述導致淨資產為負、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的退市風險警示情形﹔增加B股的股票交易量和股票收盤價指標。

  同時,滬深交易所根據各自市場特點,在風險警示和退市后續安排方面有一定的差異。

  在風險警示方面,滬市通過設置風險警示板及退市風險警示的*ST標識向投資者警示風險﹔深市主板、中小企業板通過設置退市風險警示的*ST標識進行相關公司的風險警示。

  在退市后續安排方面,上交所上市公司股票被終止上市后,公司應當選擇並申請將股票轉入全國性的場外交易市場、其他符合條件的區域性場外交易市場或上交所設立的退市公司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公司不申請的,上交所安排其股票在上交所退市公司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后可以選擇全國性的場外交易市場或其他符合條件的區域性場外交易市場挂牌轉讓。

  綜合考慮公司財務狀況、持續經營能力、公司治理、內控規范等因素,兩所《方案》對重新上市的具體條件予以明確規定,在公司退市后,通過改善經營等方式達到滬深交易所規定的重新上市條件的,仍然可以重新申請上市。同時,兩所《方案》規定,公司在退市過程中不配合相關工作的,兩所自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后三年內不受理其重新上市的申請。

  點評:完善滬深兩市退市制度有利於市場健康發展。現行的退市制度對提高我國上市公司整體質量,初步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退市新政將有利於培育投資者和整個市場的風險意識,遏制投機炒作行為,形成以業績為基礎的投資理念,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從根本上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証監會出台“15招”支持民資

  5月25日晚,証監會發布《關於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工作要點的通知》,加入各大部委力促“民資春天”的陣營。

  這一次,証監會推出涵蓋三個維度15條舉措的落實細則,分別從促進民營企業融資和規范發展、鼓勵民間資本參股証券期貨經營機構,和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表達推動相關工作決心。

  《通知》稱,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促進一級和二級市場均衡協調健康發展。修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以及上市公司發行証券等管理辦法,研究制定創業板再融資規則,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上市和再融資,推動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在鼓勵民間資本參股証券期貨經營機構方面,《通知》表示,將採取以下四點措施:一是簡化証券公司增資擴股等行政許可事項,便利民間資本參與証券公司增資擴股﹔二是支持民間資本通過增資入股、兼並重組等方式投資期貨公司,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控股期貨公司參與期貨創新業務試點﹔三是鼓勵和引導民營証券投資咨詢機構、証券資信評級機構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四是鼓勵民間資本投資設立獨立基金銷售機構。

  點評:事實上,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對這一天或早有期許,這對於投資者無疑是個“積極”信號。

  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

  歷經20多年風雨,我國已建立起一個市值排名全球第三的股票市場,一個余額居世界第五的債券市場,還有一個交易量名列前茅的期貨市場。直接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有力推動著發展方式轉變和創新型國家建設。

  4月28日,中國証監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隨后為落實《指導意見》的精神,中國証監會發行監管部和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向各保薦機構下發了《關於新股發行定價相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加強對新股發行定價過程的監管,強化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促使市場參與各方切實履職盡責,合理定價,理性參與,《通知》對新股發行定價的相關事項進行了明確,使之更具可操作性。

  一是明確了行業市盈率比較口徑。二是明確發行人、保薦機構需對發行定價合理性及風險性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和披露。三是明確了重新提交發審會審核的會后重大事項情形。四是明確了需提供盈利預測的情形。

  點評:新股發行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有助於解決新股的三高問題,同時,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寶鋼打響藍籌公司回購第一槍

  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31日,兩市已有71家公司股價“破淨”。就在8月初,針對市場震蕩不前及一批上市公司的“破淨”現象,証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監管部門支持、鼓勵現金條件許可的上市公司回購自己的股票,也支持大股東增持。

  在此背景下,寶鋼股份8月28日披露公告稱,為維護廣大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維護公司股價,公司分析比較了分紅和回購等回饋股東的方式,經綜合考慮投資者建議和公司的財務狀況后,現擬以不超過每股5元的價格回購“自家股”,回購總金額最高不超過50億元。

  在寶鋼股份斥資50億元,打響藍籌回購第一槍后,多家藍籌公司紛紛響應。

  中國南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中國南車集團於8月29日增持公司股份47.1萬股。本次增持后,南車集團直接持有公司股份77.88億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56.425%。南車集團同時承諾,擬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2%。

  點評:藍籌股回購潮體現出目前藍籌板塊處於價值窪地,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同時,對於大股東本身來說也是一筆不錯的投資。

  為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透明度,便於投資者形成穩定的回報預期,5月9日,証監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落實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簡稱“《通知》”),督促上市公司強化回報股東的意識。

  在《通知》中,証監會表示將重點關注累計淨利潤為正但未分紅的上市公司,同時對上市不久即進行高比例現金分紅的部分公司也將重點關注,防止現金分紅成為大股東套現的工具。

  點評:分紅不僅是上市公司的一種責任,還是市場誠信的良性互動。

  如對於一家公司來說,盡管處在發展階段,對現金流的要求較高,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如果能夠盈利,給予股東更多的分紅,這本身就能堅定股東投資的信心,一旦今后公司有新的投資計劃,也將得到股東的積極支持。這就無形中形成了投資者和上市公司之間的良性互動。

  督促上市公司強化回報股東意識

  創業板大股東延長股份鎖定

  9月26日晚間,32家創業板公司相繼發布同類內容公告,公司大股東主動延長股份鎖定,涉及27.83億股,市值約384.44億元。包括華誼兄弟、愛爾眼科、紅日藥業、探路者等多家創業板公司,均公告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承諾股份解禁后年內不減持所持股份,或是延長限售承諾。

  例如,寶德股份9月26日晚間發布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追加持股股份鎖定一年的公告。寶德股份董秘梁可晶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趙敏、邢連鮮作為公司的創始者,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決定在其持有的限售股份解除限售條件后自願追加鎖定一年。他們的追加鎖定計劃是自願行為,沒有受到監管層的壓力。”

  創業板自2009年10月設立以來,迎來了大批成長性好的優質公司。 創業板首批28家與第二批8家公司“大非”即將度過3年的鎖定期,於今年10月末11月初與12月末實現全流通,令創業板股價承壓。

  點評:在創業板“大非”解禁令市場不安的當前,大股東延長限售股鎖定期,此舉無疑緩解了創業板的最大近憂,可以看作是創業板大股東勇於承擔責任的體現,值得投資者給予掌聲,其作用是大大的提振市場的信心。

  轉融資開閘和試點擴容

  轉融資業務開展,開啟監管層動態調節市場閥門。與通過政策刺激市場相比,轉融資業務對市場微量調控正如“看得見的手”,通過對市場進行引導,逐步完善市場自我調節功能,激發“看不見的手”實現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加強市場與實體經濟聯系。

  經中國証監會批准,中國証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於8月30日正式啟動轉融通業務試點,先行辦理轉融資業務。海通、申銀萬國、華泰、國泰君安、銀河、招商、廣發、光大、中信、中信建投、國信11家証券公司將作為首批借入人,向証金公司融入資金,為融資融券業務提供新的資金來源,滿足証券投資領域資金需求。

  轉融資業務啟動以來,業務運行平穩有序。截至11月5日,証金公司已累計向首批11家試點証券公司出借資金249.82億元,轉融資余額為101億元。同時,融資融券余額超過770億元,其中融資余額較轉融資業務推出之前增長近90億元,轉融資業務對市場的積極推動作用初步顯現。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証券金融公司11月6日宣布,轉融資業務試點証券公司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安信証券等19家第二批轉融資試點証券公司將在近日開展業務。

  第二批進入試點范圍的19家証券公司分別為:安信証券、長城証券、長江証券、東方証券、方正証券、國元証券、宏源証券、平安証券、齊魯証券、西南証券、興業証券、中金公司、中投証券、國都証券、中信萬通、中信浙江、國海証券、民族証券、東吳証券。至此,轉融資試點的証券公司增至30家。

  點評:轉融資業務試點正式啟動,是完善我國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重要舉措,對進一步樹立價值投資理念,增強資本市場流動性,必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而轉融資業務試點証券公司范圍擴大后,能夠有效滿足新增証券公司融資業務的資金需求,進一步推動融資業務增長,補充市場流動性。

(責任編輯:呂騫、楊波)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