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兩市大盤整體呈現先揚后抑的震蕩格局。滬指單周上漲2.44%,創業板指數相對強勢,最終以單周漲5.78%的表現結尾。盤面上,再上周五開始的3天反彈非常迅猛,滬指曾再次站上4400點,創業板更是一度刷新歷史新高3271.18點,連續多日漲停家數在200左右。板塊方面,農業服務、公交、充電樁、國防軍工等遙遙領漲,表現優異,單周漲幅分別為23.54%、22.15%、15.4%和14.99%,受資金追捧明顯。而草甘膦、兩桶油改革、蘭州自貿區和証券板塊分別下跌2.93%、1.94%、1.87%和1.86%。
機構扎堆創業板
無論市場在每次牛市到來時如何對其外資觸發因素進行不同界定,充裕的流動性都必然是牛市能夠成形的最根本因素。機構投資者在創業板上的賺錢效應,正驅動增量資金進一步投向創業板,推動創業板“升升不息”。目前成長投資型基金的數量及規模佔比分別為46%和57%,反映大部分新成立基金依然偏愛成長股。同時,在目前正在發行的53隻新基金中,成長投資型達到28隻,佔比53%,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新基金對成長股的熱度依然不減﹔同時國家社保基金對創業板青睞有加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據統計,截至一季度末社保基金重倉持有創業板股108隻,約佔創業板股數量的1/3,持有市值高達210.9億元,相比去年末增加了102.7億元,增幅高達94.9%,幾近翻倍。
從總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增長看,2014年,深市上市公司中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5.25%、12.09%和25.57%﹔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則分別增長7.27%、17.71%和16.57%。由此可見,營業總收入創業板最好,淨利潤增長中小板第一﹔創業板公司集中分布於電子信息技術、環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涌現了一批A股市場此前沒有的商業模式和新業態,已經成為新經濟的晴雨表。目前創業板高新技術企業佔比82.51%,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佔比71.08%,平均研發投入佔收入比例達5.38%,均居三個板塊之首。
監管層面看,市場過熱即會遭到監管部門的特別照顧已成為市場的一致預期,不論是嚴查兩融還是一個月兩批新股的上市都是為了“慢牛”,最直觀的感受就是4月28日之后的上証指數。上周創業板大漲2天后市場中風言風語再起,相關基金被約談,基金公司持倉“雙十限定”。官方正式發言始終未至,而創業板指數很“識相”主動連調三天至周末。我們認為上周創業板指的調整更多為內生性的主動調整。
震蕩格局中關注哪些方面?
市場需要形成新的熱點,次新股、新重組公司、或者新的互聯網龍頭都可能是重要方向。創下滬深兩市漲停板新紀錄的暴風科技已經一定程度形成榜樣效應,未來將有更多優質互聯網中概股回歸A股平台,或成為市場新熱點。
主板中可重點關注有色稀土板塊,上周四盤中受“六家稀土集團整合重組方案已獲准備案”刺激,六家稀土集團上市公司齊齊漲停。有色稀土的格局與市場預期一直處於“應該漲,可偏偏沒持續性”之中,與去年券商大漲前的格局很類似,此次板塊指數放量突破值得重點關注。
□天相投顧 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