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人士称,统一出售今麦郎饮品,一方面是“可以卖个好价钱”,另一方面也为今后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同业竞争扫除障碍。
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0220.HK,“统一”)准备在大陆精耕主业,“把钱花在自己的产品上。”
12月11日午间,统一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为改善资产利用效率,拟出售所持有的今麦郎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今麦郎饮品”)合共47.83%股权。
分析人士认为,统一的这一举措很可能是在为其扩大产能、争夺市场份额筹措资金。
上述公告称,统一正与多名潜在买家进行磋商,建议出售统一旗下两家全资附属公司所持有的上述今麦郎股权,潜在买家均为独立于统一及关联人士的第三方。
就为何出售今麦郎饮品,统一发言人昨晚短信回复早报记者称,“基于得到合作伙伴的理解与支持,活化公司资产使用效益。”
昨日,统一股价高开低走,收跌0.4%,至9.57港元。
“可以卖个好价钱”
官网资料显示,今麦郎饮品成立于2006年2月19日,总部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经济开发区,注册资本9.92亿元人民币,由今麦郎投资有限公司与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双方当时各持股50%。
国泰君安(香港)分析师郭日升判断,统一选择出售今麦郎饮品,主要源于自身资本开支压力大。
据了解,随着旗下老坛酸菜牛肉面、阿萨姆奶茶等产品的热卖,统一急欲提高产能,以拓展市场份额。
按统一此前的规划,至2013年年底,其饮品产能将在2011年年底的基础上翻一倍。至今年年中,其方便面的产能已在2011年的基础上增加了7条生产线至68条,产能提高20%。
产能扩充背景下,统一的资本开支也水涨船高。财报显示,2012年上半年,统一资本开支约为14.4亿元,主要“投入了速食面、饮料类的生产厂房和器械设备”。
“2005年至2009年,统一每年的资本开支都不超过5亿元,但去年的资本开支达到了30亿元,今年估计应该会达到40亿元。”郭日升认为,资本开支压力增大是统一出售今麦郎饮品的一大原因,“如果需要钱的话,除了出售资产,另外就是贷款和股权融资,但贷款要看银行,股权融资则(会让市场)有一些负面印象。”
在郭日升看来,选择出售今麦郎饮品,一方面是因为其是统一持股较多的联营公司之一,“可以卖个好价钱”;另一方面也为今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同业竞争扫除障碍。
今麦郎饮品官网资料显示,该公司的产品包括冰红茶、绿茶等,与统一产品非常类似。
“统一刚进入大陆市场时,选择了‘合纵连横’,试图通过股权投资来扩大市场份额,除了今麦郎,还先后与麒麟、汇源等有过合作,但事实证明,这种策略并不成功。”快消行业营销专家李志起告诉早报记者,统一持有50%股权的今麦郎饮品这两年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离当初制定的目标差很远。”
“产业资本或接手”
谁会接手今麦郎?
李志起及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均认为,产业资本的可能性较大。
“收购今麦郎饮品,可以借助今麦郎已有生产线,进军饮料行业或者扩大已有市场份额。”向健军称,由于今麦郎公司盈利情况不乐观,规模也不大,因此机构投资可能性小。李志起也说,对于今麦郎来说,包括中粮、汇源在内的产业资金可能比较喜欢合作。
李志起认为,随着自创产品的热卖,统一在大陆的“合纵连横”的发展战略也在被修改。
作为在台湾家喻户晓的食品老大,统一在大陆的事业起步并不算太顺利,一直屈居同为台资企业的康师傅之后。
统一在1992年进入大陆市场后,由于营销出现失误,曾连续亏损。直至2010年,老坛酸菜牛肉面成为拳头产品后,统一方便面的销售才峰回路转。2010年,统一方便面收益比2009年大幅增长67.4%至35.49亿元,并于当年第四季度实现了多年来的首次盈利,且这一增速在2011年得以保持。
统一在2011年年报中称,据尼尔森数据,该公司方便面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的9.5%提升至13.5%。在酸菜品类10.7%的市场份额中,老坛酸菜牛肉面占据了7.3%的份额。李志起称,近两年来,统一似乎在大陆市场找到了感觉,“那为何不把钱花在自己的产品上?”
频频被曝恶性竞争
或许正是统一在大陆市场的爆发,使得其与康师傅之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今年以来,双方频频被曝恶性竞争。
向健军认为,目前方便面市场进入零和竞争状态,饮品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统一和康师傅作为行业内两大企业,其激烈竞争不可避免;统一早于康师傅发展方便面业务,但却让其超过,统一集团心有不甘。
李志起的看法是,如果按照统一目前的这种发展势头,不排除今后有可能会反超康师傅。
而郭日升直言,与康师傅的恶性竞争,是除原材料价格可能反弹这一因素外,其对统一未来发展最大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