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金融行业晒年终奖【3】--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

五大金融行业晒年终奖【3】

证券时报 蔡恺

2013年02月08日08:32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降了

  感谢“年终奖”行情 阳光私募研究员10万落袋

  去年12月份一波涨幅达14.6%的急涨行情,拯救了众多处在亏损边缘的阳光私募,也拯救了这一行业中打拼的研究员队伍。

  12月份的盈利弥补了前11个月的亏损,众阳光私募研究员也因此普遍得到10万元上下的年终奖,而这一规模较往年显然是略有下降的。上海最大一家阳光私募公司开出的最高年终奖也仅为百万元规模,较往年动辄“豪车+数百万现金”的年终奖励下降不少。

  急涨送来年终奖

  上证指数去年12月探底回升,单月涨幅达14.6%,不少阳光私募研究员戏称为“年终奖行情”。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去年前11月份,913只阳光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为-5.82%,亏损数量为708只,占比达77.5%;而经过12月份的大涨行情后,前12月的平均收益达到1.32%,亏损产品数量仅为393只,占899只总存续产品数量的比重为43.7%。

  “年底的上涨行情为我们送来了迟到的幸福。”已拿到年终奖的深圳一家中型阳光私募公司研究员如此形容这波行情,“如果不是去年12月份的急涨行情,年终奖能否兑现就不好说了,奖金大打折扣也在情理之中。”

  阳光私募对这波行情的把握其实并不尽如人意。公开数据表明,其产品收益率远不及上证指数涨幅。去年12月份上证指数大涨14.6%,而899只阳光私募存续产品平均涨幅为7.14%。

  对于这个并不理想的平均收益水平,多家阳光私募掌门人坦承,一是因为没踏准去年12月份的做多节奏;二是没踏准转向金融股的调仓节奏。而这两个“没踏准”影响的不仅是阳光私募的收成,也一定程度影响了行业研究员的年终奖。

  30万以上凤毛麟角

  证券时报记者在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和成都等地阳光私募的调查中发现,根据产品规模、产品业绩和薪酬构成的不同,阳光私募研究员的年终奖大多集中在10万元左右,达到30万元以上的凤毛麟角。

  多位阳光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尽管上证指数在去年12月份出现了一波急涨,但能转换思维及时调仓的阳光私募却并不多,错过了金融股上涨的机会。因此勉强弥补了前11个月份的亏损,10万元年终奖已属意外收获。

  不过,少数产品规模较大、业绩较好,且没有采用分红制的阳光私募,去年年终奖明显偏高。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阳光私募研究员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阳光私募公司的部分产品收益率超过20%,一些贡献比较大、资格较老的研究员年终奖可达20万元~30万元。从这位研究员了解的情况看,这一水平的年终奖在整个行业都比较少见。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最大的一家阳光私募公司为其表现最优秀的两位研究员分别发放了100万元和30万元的年终奖励。“这在阳光私募界称得上是首屈一指了。”接近这家阳光私募公司的一位券商高管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地下私募多采用合伙制,因此会采用分红方式而非年终奖形式,而绝大多数阳光私募公司只向研究员发放年终奖。 (李东亮)

  关键词·均了

  难免“被平均”银行年终奖差别悬殊

  “利润高到不好意思公布”的银行员工的年终奖每年都会成为关注焦点。不过,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坊间盛传的“几十万元”的年终奖仅仅是少数高管的专利,绝大部分一线城市银行基层员工的年终奖仅有几万元,而且不同岗位、不同支行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

  客户经理奖金更丰厚

  “去年考核压力比较大,忙活了一年才拿了5万元年终奖。”深圳某国有银行对公客户经理郑先生对记者说。

  据其透露,同一家银行里同级别职员的年终奖高低,取决于所属支行的效益,“我大学同学在深圳关外某支行做对公客户经理,他的年终奖比我高30%,原因很简单,他们支行的存、贷款规模比我们大很多,大部分是固定资产贷款,而我们中心区的外贸企业比较多,以短期贷款为主,效益就比他们行差。”

  入职两年的深圳某国有银行支行对公客户经理林建则对记者表示,他的年终奖比上一年翻了一倍不止,这还要归功于换岗。“我前年做柜台经理年终奖才3万元,去年换岗做对公客户经理,就拿了7万元。”林建说。

  除了岗位不同对年终奖有影响之外,所在地域也会影响年终奖。“2012年我们银行深圳分行的盈利增速在全国所有分行中名列前茅,因此总行专门下拨了3亿元用于深圳分行的奖励,如果按全分行6000人规模计算,平均每个人可分到5万元的现金和福利,不过分到基层的未必有那么多。”林建对他的年终奖看来并不乐观。

  此外,据林建称,对于对私客户经理来说,如果客户愿意配合他购买理财产品,销售提成也会反映在其年终奖上。“有一位理财经理去年代销的银保产品金额在我们支行排名第一,支行行长因此额外给了他1万多元奖金。”林建说。

  年终奖悬殊较大

  然而,入职两年多的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柜台职员小陈就没有上面两位同行那么幸运。他对记者说:“我年终奖只有1万元出头,如果是其他股份行的同一岗位,肯定不止这个数。”

  有不少同学在银行任职的小陈对记者抱怨说:“家里人还调侃我,说我这年终奖连一些股份行的临时工都比不上,今年我准备申请转岗做客户经理,虽然考核压力大一些,但能多赚一点。”

  小陈称,按同级别、同岗位来说,通常分行员工的年终奖会低于支行员工,“一来是因为分行员工多,人均奖金随之降低了;二来郊区一些支行覆盖的企业数量多,效益好,但员工数少,人均年终奖就多于分行。”

  小陈还戏称银行内部“贫富悬殊”,“我近期偶然看到支行的一份工资单,发现一个工业强区的支行行长年终奖是40多万元,在支行行长里排名第一,第二名的年终奖也不低于20万元,支行行长和基层柜员之间相差40多倍。”

  林建也有同样感受,“在我们行内有一个公认的说法,就是支行行长的年终奖是客户经理的3倍到10倍,二级支行行长的年终奖一般在20万元至30万元之间,一级支行行长则在50万元至60万元之间”。 (蔡恺)

(责任编辑:杨曦、杨波)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