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需“打假”保护
面对黑天鹅乱飞、老鼠仓与“荐股软件”频出的市场环境,为中国股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股民更应当受到“打假”保护。
中国境内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数量众多,以每人均在沪深两地开户估算约为6700万人,其中中小投资者比重高,持股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占80%以上。中小投资者为股市贡献了巨大交易量,为新股发行贡献了大规模资金保障,但他们专业知识欠缺、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承受能力弱,在信息获取和专业能力上有天然劣势。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此前对记者表示,证券监管部门未来将主要从前端开展相关工作,而后端的司法介入则需由司法机关配合完成。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除中国证监会外,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大力配合,从立法、司法等方面下决心、下大力气切实“打假”,保护投资者权益。
我国近年来查处的一系列资本市场违法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业界和投资者批评为处罚过轻、“罚不当罪”,这与境外成熟市场的严刑形成鲜明对比。在境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欺诈上市、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将换来漫长的牢狱之灾和倾家荡产的经济处罚;但在内地资本市场,违法成本与违法所得极不成比的案例比比皆是。
对此,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内幕交易、欺诈和操纵等股市违法行为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如果市场沦为通过侵害普通投资者利益而一夜暴富的场所,那将直接挑战社会的容忍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