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逐步缓解 货基赎回潮落
跨过了半年时点,“钱荒”风波出现缓解,刚刚经历了一场“压力测试”的货币基金经理们如释重负。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随着短期资金利率回落,货币基金的大规模赎回压力已经缓解,一些基金公司甚至反映,旗下货币基金在7月1日还获得了小额的净申购。
资金回流初露端倪
在6月末紧张的资金面冲击下,货币基金可谓遭遇重创。海通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货币基金规模5181亿元,到二季度末缩水至3042亿元,净赎回比例超过40%。不过,进入7月,资金面继续好转,Wind数据显示,7月2日银行间隔夜和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已回落到3.71%和4.76%。在此情况下,货币基金的规模正逐步趋于稳定。
多家基金公司透露,从7月1日的申赎数据显示,虽然整体来看,货币基金仍呈现小额净赎回,不过规模变动幅度已经很小,处于正常范围以内,并且已经逐步看到一些资金回流货币基金的迹象。一些基金公司反映,旗下货币基金已经获得了小幅的净申购。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在经历了前期大幅波动后,产品万份收益率开始逐步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达到4.49%。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一段时间,随着资金逐步回流,货币基金将重新巩固自身在现金管理工具领域的优势地位。万家基金有关人士称,首先,6月末银行结算时点已过,季末揽储压力消除,存款资金将迎来回流潮;其次,随着钱荒的逐步缓解,银行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动力减退,理财产品整体收益将回归常态;第三,经历了大幅赎回后,货币基金规模趋于稳定,不再需要被动兑现应对赎回压力而影响收益率;第四,货币基金在近期资金利率高涨的过程中所新配置的资产,收益率普遍较高,下阶段将逐渐体现在每天的收益中。
流动性管理应放首位
货币基金此次流动性危机促使不少业内人士反思:此前相当一部分基金公司和投资者把收益率作为衡量货币基金表现的最重要因素,或多或少忽略了对其流动性的管理或考察。而这次危机无疑给市场上了生动的一课,提醒大家回归货币基金现金管理工具的本质,将货币基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放在首位,在保证足够流动性的前提下,才应该考虑如何增厚组合收益。
与此同时,一些公司也在着手考虑货币基金客户结构的问题。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公司旗下货币基金的机构客户占比一度高达80%,而机构客户正是6月末赎回货币基金的主力,因此这次经历了较大的冲击。此前公司一直觉得机构客户“性价比高”,在经历了这次超预期的赎回潮之后,公司上上下下都意识到,不能把精力都放在机构客户上。争取零售客户虽然成本较高,但这类客户较为稳定,因此不能完全舍弃。在此背景下,公司将接下来的营销目标和费用都做了调整。记者 黄淑慧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