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高金院副院长朱宁:
金融衍生品人才培养要有长远眼光
第一,我们要以一个非常长期的战略性视角来看待整个金融衍生品行业的发展。从人才培养角度讲,我们不希望仅仅帮助学生考虑今后三年或五年会发生什么,我们希望学生更多的思考: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乃至今后整个行业发展里,最重要的是哪个领域,最重要的是哪个技能。美国有很多金融工程的硕士学位或者金融硕士学位,这些项目其实在二十年前都根本不存在。所以金融行业是周期性相对较强、发展速度又非常快的行业,对于这个行业的发展,对于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
第二,金融衍生品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很多美国的高校,他们提供衍生品相应学位的院系,往往都不是商学院,有的是工程学院,有的是数学院。与此同时,中国很多成功的科学家,他们在美国华尔街往往不是从事的前台业务活动,而是从事的中后台的支持工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说明在语言沟通能力方面,我们很多人可能还没有充分达到机构对个人的要求。所以在这个行业,加强自己多方面的软实力,如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对于整个项目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金融行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研究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行业,随着我们事业的发展,对于研究能力、对于战略性思考的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希望大家在做好自己日常本职工作的同时,可以更开阔的对整个金融行业,对衍生品行业做更进一步的思考,思考我们整个行业在今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比如,在金融衍生品行业,芝加哥能够成为一个全球的金融衍生品的中心,很大程度上是和CBOT和CBOE两个交易所分不开的。他们背后有很多新的产品,他们与很多商学院的教授合作进行了非常多的研究,有些教授把自己研究的产品推荐给交易所,而这些学院的学生也会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整个行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金融衍生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学界和实业界的结合。首先,期货业协会和交易所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起到牵头作用。从学校来讲,培养人才的时间相对来讲比较长,而无论从协会还是交易所来讲,可以在一个特别合适的地位,更好的促进行业人才培养。其次,从企业角度来讲,通过研究或培训的项目,通过招聘毕业生,可以把一些先进的金融理念带到实践当中。再次,通过对中金所的了解,通过对企业的了解,通过学界的一些教育,年轻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大家可以充分利用与企业的交流更多的了解这个行业。
中国期货业协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强:
培养金融衍生品人才是当务之急
中国的衍生品时代已经到来了,现在中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形势,个人感觉和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情况非常相似,当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金融风险加大,金融期货应运而生。现在中国也面临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形势。所以现在我们可能也面临着期货和衍生品发展的黄金十年,同时也对我们人才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将来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
第一,市场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不匹配。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讲究宽口径、厚基础,期货和衍生品相对来讲在学科上比较窄,现在更多的可能是在金融方面的课程里一部分内容。在我印象里,大概现在35岁以上的人,在高校学习期间系统学习过期货和衍生品知识的数量很少。
第二,金融期货市场发展时间短,人才培养单一。尽管期货市场发展了20年,但真正大发展的是从中金所成立和股指期货的上市为里程碑事件。从期货公司来讲,这么多年基本上是做经纪业务为主,在人才培养上面比较单一。未来从事期货和衍生品的金融机构数量肯定要比现在多,对人才需要的数量也很大,我们现在期货人才32000多人,美国的NFA的人员是56000人,台湾现在也是2万人,相比之下我们总量肯定是不足的。
第三,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据我所知,现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里具有金融衍生品专业知识的人才很抢手,现在最急需的是什么?最急需的就是高端的专业人才。如果说把金融衍生品人才比成个塔状的话,金融衍生品专业人才应该是塔尖的部分,就是过去我们说的“白领中的白领”。美国金融业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核心竞争力,是因为有华尔街这么一个非常出色的金融人才群体支撑的。我们现在重视金融衍生品这种人才的培养,已经是当务之急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