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到,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创新对外合作模式,探索采取合资、公私合营等投资运营方式。同时完善支持政策,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为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提供合理的融资便利。
据上证报记者了解,为落实国务院精神,多个部委还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其中,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关于加快装备走出去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商务部也将配合意见出台政策。
商务部2月5日专门召开介绍我国铁路设备出口情况的专题发布会。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支陆逊在会上透露了商务部即将出台的政策内容。他指出,为促进中国铁路装备出口,将加快标准国际化建设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未来会通过中介对外发布企业诚信指数。同时,还将指导企业防范风险,加强境外营销网络建设,加大本地化建设,既要走出去也要走进去。此外,还将按WTO规则,把产业和金融优势结合起来,如拓宽外汇利用渠道、支持企业境外发债募集资金,政策性机构应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合理的融资空间。
有市场空间,有政策扶持,今年将是铁路装备“走出去”力度和幅度更大的一年。这一点从一项数据或可窥见。商务部5日表示,预计今年中国北车国际业务收入占比将提高至20%,这一数据较该公司去年半年报数据中5.99%的占比翻了几倍。
7只基金抢筹“核电央企” 12个交易日浮盈逾亿元
核电央企重组启幕,上海电力、吉电股份逆市飙涨
重仓基金泰信蓝筹精选、泰信中小盘、民生加银红利 、民生加银策略 1月21日以来成功杀进同类业绩榜单前1/5
2月4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旗下上海电力、吉电股份和东方能源同时公告称,国资委已通知中电投启动与国家核电联合重组的工作。这是继南北车合并之后,央企间又一起重大合并重组。受此影响,实际控制人为中电投的个股表现强劲。除东方能源停牌外,上海电力、吉电股份自1月21日以来强势上攻,尤其是吉电股份已经实现了两个涨停。据《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观察,早在去年四季度,博时第三产业等7只基金新进重仓上海电力、吉电股份,仅12个交易日合计浮盈超过1.5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基金虽然持股量有限,但仍实现净值的快速增长,回报率领先同类基金。
“国企改革还在继续推进,未来还可以期待更多改革事件驱动触发的个股投资机会。下一阶段,在以国企改革为主线的蓝筹股中继续寻找投资机会”,博时第三产业成长基金基金经理王雪峰表示。
中欧基金独门重仓吉电股份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已经连续涨停的吉电股份,仅出现在1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中,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欧价值 (现任基金经理苟开红),新进重仓持有吉电股份421万股,持股总市值为2088.16万元,占基金净值比例为1.24%。虽然持仓有限,但吉电股份的强势上攻,令中欧价值发现受益匪浅。吉电股份自1月21日以来累计上涨41.71%,远远超过同期上证指数-1.15%的涨跌幅。短短12个交易日,中欧价值发现持股市值已从1726.1万元(假若去年四季度以来持股量不变)增至2446.01万元,浮盈720万元;与去年四季度末的持股市值相比,同样浮盈超过350万元。
由于基金持吉电股份的数量有限,持股市值增长对中欧价值发现净值的增长贡献也有限。不过,截至2月5日,1月21日以来中欧价值发现单位净值累计增长3.59%,跻身主动偏股基金业绩榜单前1/3.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