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國可以擺脫“中等收入陷阱”--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林毅夫:中國可以擺脫“中等收入陷阱”

2012年11月06日07:57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中國可以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網絡配圖)

    中國可以擺脫中等收入陷阱

  新結構經濟學表明,中國應按比較優勢發展

  二戰后,全世界總共有13個經濟體,平均每年增長速度達到7%或更高,且持續了25年乃至更長的時間。

  世界銀行前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 林毅夫

  中國改革開放32年間的年均經濟增速是9.9%,從一個低收入國家變成了上中等收入國家。2011年的人均收入達到5400美元。這段時間的貿易增長是史無前例的,年均增長17%,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6億人口擺脫了貧困,中國的經濟快速增長拉動了全球的經濟增長,尤其是在亞洲金融危機和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成為幫助世界走出危機、恢復成長的主要動力。

  但是,中國本身存在一些問題,如收入分配問題不斷惡化,已經超過基尼系數0.45的安全警戒線。環境也在不斷惡化,改革沒有完全到位,尤其是最近一年半以來,從去年年初到現在,每個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都不斷下滑,到了今年的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的速度跌破了8%,隻有7.9%。很多人擔心中國是否已經進入到中低速增長時期,過去的經濟發展的快速勢頭不能持續。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社會上存在的經濟問題可能會集中爆發。

  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宿命

  中國現在是中等收入國家,世界上絕大多數低收入國家不能擺脫低收入陷阱,中國做到了,從改革開放初期的低收入變成現在的中等收入。不能擺脫中等收入陷阱最明顯的就是拉丁美洲國家。拉丁美洲國家在上世紀初時有不少高收入國家,到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變成中等收入國家。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絕大多數還在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上,大概隻佔美國收入的20%~30%。

  在歐洲,像愛爾蘭、西班牙,二戰后已經從中等收入國家變成高收入國家。在東亞地區,像韓國、新加坡,從低收入變成中等收入,還可以繼續向高等收入國家水平發展。所以,中等收入陷阱並不是必然,並不是命運。

  從新結構經濟學視角來看,怎樣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必須說明幾件事情:一是,為什麼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不成功,而僅有少數發展中經濟體可以從低收入到中等收入、高收入?二是,中國從1979年開始轉型,取得非常大的成功,可絕大多數轉型國家卻失敗了。中國改革以后,經濟發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一個對未來有指導意義的理論,必須把這一看似矛盾的現象解釋清楚。

  判斷一個國家能不能發展,必須了解現代經濟增長的本質。工業革命以前,即使是現在歐洲的現代發達國家,長期經濟增長也是非常緩慢的——根據經濟史學家的研究,西歐這些國家在18世紀工業革命以前,每年人均收入增長速度隻有0.05%,需要1400年,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18世紀中葉以后,經濟發展速度加快了,原因是什麼?是工業革命以后,技術不斷地創新、產業不斷地升級,在原有產業上的基礎創新提高了生產力水平。同時,產業的升級代表各種生產要素可以從附加價值比較低的產業部門向農業部門、制造業部門、現代服務業部門轉移。這是發達國家的經濟可以持續快速發展,並且與世界其他國家地區拉開收入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

  而世界其他地區,由於不能進入現代的經濟增長,就陷入到低收入水平的陷阱。或者是達到中等收入以后,不能持續技術的創新和產業升級、進入新的產業結構,這是他們經濟發展失敗的主要原因。中等和低收入陷阱是不能進行持續的結構變遷造成的。

  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在二戰后從低收入變成中等收入,變成高收入。根據研究,從二戰以后,全世界總共有13個經濟體,平均每年增長速度達到7%或更高,而且持續了25年乃至更長的時間。

 

(責任編輯:聶叢笑、喬雪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