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編制情結折射三種心態:求穩 為官 混日子--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新聞

年輕人編制情結折射三種心態:求穩 為官 混日子

2012年11月27日13:25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我為編制搏”折射三種心態

  ——“要事業,還是要編制”話題系列調研(二)

  編者按:今年以來,有關“事業編制”的新聞話題屢屢見諸報端。2月,江蘇常州城管一線執法部門一共有12名碩士城管隊員從事沿街巡查工作的消息得到確認﹔10月,哈爾濱市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事業單位編制環衛系統員工,457個招聘崗位引來11539個報名者,其中有29位碩士研究生學歷。有媒體發表評論稱:“哥考的不是環衛工,考的是事業編制”。有網友甚至將2013年國家公務員招考“報名熱”與編制一起熱議。

  20年前,大批體制內人士扔掉“鐵飯碗”,奔向商海劈波斬浪,形成波瀾壯闊的“下海潮”,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成就一番事業,並被年輕人奉為偶像。在改革不斷深入、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許多年輕人卻將爭取體制內就業,守著編制過安穩日子作為現實選擇。

  要事業,還是要編制?年輕人的“編制糾結症”究竟折射什麼樣的社會心態?編制的光環究竟有多耀眼?事業單位改革能否淡化和消除“編制情結”?我們究竟應樹立怎樣的事業觀?新華網記者近期圍繞相關話題進行了深度採訪和探討。

  近日,有這樣兩則新聞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一是剛剛結束的2013年國家公務員招考報名人數達到破記錄的150萬人,競爭最激烈的一個崗位達到9470:1。二是本月初,在哈爾濱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事業單位編制環衛工中,457個招聘崗位引來了11539名報名者,其中還有29名碩士生。

  年輕人“削尖腦袋”謀求一個編制,折射出什麼樣的心態?近日,新華網記者邀請專家對這種社會現象進行了梳理和剖析。

  “求穩”心態:“小富”能否“即安”?

  【案例】原本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的劉武2010年通過公務員考試成為某市的一名城管隊員,盡管收入銳減,但他依然樂此不彼、信心滿滿。

  “現在的工作非常輕鬆,幾乎不怎麼用腦就可以應對,每天就是按部就班的出去巡邏幾圈,再也不用冥思苦想寫方案,低三下四談廣告。”劉武認為,進了公務員隊伍,就意味著一輩子不用再為工作操心了,老了也有保障,在企業工作目前看來收入是高點,但終歸是不穩定的。

  【解析】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夏學鑾分析指出,這一現象反映了當下年輕人重“鐵飯碗”輕“創業”的“計劃經濟心態”,或者說是“他人導向”心態。

  “這和我2000年所進行的一項調查相比,在‘自我導向’和‘他人導向’的選擇上,當下年輕人有某種程度的退步。”夏學鑾說,當下年輕人的編制情節不但源於害怕競爭,渴望尋求一個無后顧之憂的避風港,還源於依賴思想和小富即安心理,這和家庭教育和整體的社會惰性有關。

  當前社會中,確實存在顯失公平、保障乏力情況,目前我國城鎮勞動力社會保障覆蓋率還很低下,再加上經濟下行帶來的就業壓力,體制外就業的穩定性降低,年輕人對發展空間以及未來保障的預期也開始下降。體制內的種種好處自然對年輕人就業具有極大誘惑力。

  夏學鑾建議,年輕人還是要以自己所鐘情的事業為重。事業是個人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長期因素。要編制可能是制約個人發展的桎梏,對國家來說,也是一種人才的浪費。

  “為官”心態:學而優則仕?

  【案例】已經連續兩年在國家公務員招錄考試中敗北的大學生村官王昭勝仍然參加了2013年的公務員招錄考試。在王昭勝看來,“考公務員是這幾年的頭等大事”。

  王昭勝是山東菏澤一個小村庄走出來的大學生。2005年考上大學時,對他們家人來說,王昭勝完成“鯉魚跳龍門”的一躍,就意味著這一家子都有了光宗耀祖的資本,將來能當個“國家干部”就更是全家無上的榮光。

  在上大學時,家人就總是提醒王昭勝,將來一定要去“吃公家飯”,起初他不以為然,參加工作這兩年,他愈發感覺體制內就業是個不錯的選擇,“穩定,收入也不錯,而且進入體制內后別人都會高看一眼,連相親都增加了優勢。”

  【解析】“大量的人才涌向體制內,如果是出於為公眾服務、最大限度地實現公眾利益,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是因為進了體制內就能獲得種種他人無法比擬的‘好處’,就值得人們深思。”山東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永剛說,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根深蒂固,當了官就是光宗耀祖,而且中國當前是一個熟人社會,一旦遇到什麼事情,總是先找熟人幫忙,當官掌控資源,就顯示出其優越性來了。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官本位”思想本身就是對社會創新、結構優化演變的一種體制性抑制,優秀人才進入體制內以后,由於激勵機制、晉升機制的不健全,其創新能力必然受到抑制。“‘學而優’者如果選擇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發揮作用,會更容易出成績。如果都選擇進入仕途,明顯不利於國家人才資源的合理分配,會弱化社會創富能力。”

  “混日子”心態:“混”出一個啥樣的未來?

  【案例】網友“牛心似箭”在新華網發展論壇發帖說:“我所工作的事業單位,許多人以‘工作不多,掙錢不少’為傲。換個角度說,就是工作干多干少一個樣,職務隻上不下,報酬隻升不降。我身邊很多人羨慕我,也就在於這一點。‘混日子’就像‘懶羊羊’在草料充足的地方隻會‘越吃越胖,越胖越懶’。”

  【解析】某機構一項調查顯示,72%的受調查者認為,事業單位“混”的現象“非常嚴重”或“嚴重”。許多網友對此表示擔憂,網友“欣喜”說:“如果混日子、保守成為一個社會未來精英群體的集體心態時,隻會使這個社會失去創新與進步的動力,老態龍鐘,沒有活力。”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表示介紹說,目前中央正在穩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這就導致了很多人想趕在改革真正來臨前,搭上最后一班車,享受“老辦法”“老待遇”。但是,未來中國必然會沿著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構建社會公平正義的方向前進,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精兵簡政,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已是當下社會共識。年輕人如果抱著在體制內“混”的心態,一味追求所謂的穩定與安逸,不但抑制了自身潛能,而且可能被時代所淘汰。(記者 姜春媛 陳元 韓元俊)

(責任編輯:財經實習王鑫、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