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面價每平方米均超三萬元
27日,北京、上海兩地土地市場同日出現“地王”,樓面價均超過3萬元每平方米。與此同時,相關數據顯示,進入四季度以來,北京、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長春、南京、杭州等9城市上周僅居住用地供應量高達653公頃,創年內新高。對此,業內人士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說,年底土地市場正在迎來新一輪成交高潮,應警惕地方政府不斷高漲的推地熱情與開發商持續膨脹的拿地沖動,帶動房價上漲預期的形成,順勢推高房價。
當日,上海外灘濱江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和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以27.7億元拍得之前備受關注的黃浦區594(北塊)、596街坊商辦地塊,其高達3.6萬元/平方米樓面價也刷新了今年上海土地市場的最高單價記錄。
同一天,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挂牌出讓朝陽區農展館北路8號地塊,挂牌出讓起始價為20億元,建筑控制規模59152平方米,以此計算,起始樓面價為3.38萬元/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掀起“地王”高潮的萬柳地塊的起始樓面價僅為2.4萬元/平方米。
“以上兩地塊均是稀缺地塊,成為‘地王’項目並不意外。”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上半年土地出讓完成率較差的背景下,為完成年度目標,地方政府均開始集中推出土地,其中不乏核心地段的優質地塊,房企自然不會放棄好機會。
進入四季度以來,土地盛宴不時上演,地產大佬紛紛現身各地土地市場積極拿地,地方政府趁勢開始大舉加速供地。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11月前22天萬科、綠城、招商、保利、富力和金地5家企業合計拿地權益支付價達到110.45億元,權益建筑面積達327.95萬平方米。其中萬科佔據首位,拿地權益支付價達到38.66億元,權益建筑面積達到119.52萬平方米。與此同時,北京、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長春、南京、杭州等9城市上周僅居住用地供應高達653公頃,供應量創年內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規模拿地的同時,房企也已啟動融資計劃以補充拿地資金。20日,繼旭輝控股在香港聯交所開始招股后,另一家內地房企新城發展控股揭開招股大幕。新城控股招股書透露,該公司計劃募資21.27億港元,其中九成擬用於未來物色及收購地塊,以擴大土地儲備。與此同時,首創置業也公告稱擬發行人民幣債券,且已獲批准。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四季度已經有8家大型房企發布了債券融資計劃,融資額度高達39億美元,約為人民幣243億元。
與企業積極拿地相對應的是,地方政府年底沖刺推地的現象。27日,北京新增挂牌6地塊,總建筑面積達61.8萬平方米,出讓起價合計37.75億元﹔廣州公布30日將出讓11幅地塊﹔而11月活躍的武漢市,更是在2日、20日分別出讓30宗、26宗地塊后,發布公告,將於12月出讓48宗地塊,其中20宗純宅地總淨地面積達195.62萬平方米(約2934.34畝)。18宗商住用地,總淨地面積達188 .76萬平方米(約2831.35畝)。
與此同時,上海召開“2012年浦東新區土地推介會”,浦東新區計劃密集推出36幅地塊,總佔地面積共計近百公頃﹔南京市國土資源局組織召開了2012年度南京市秋季土地推介會,推出20幅地塊﹔昆明市計劃推出35幅地塊。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絮認為,在資金鏈好轉的背景下,房企拿地意願增強,她預計未來一個多月,各地的土地供應量還會處於井噴階段,各地方政府將通過大量推地來加快完成供地計劃,提高土地出讓收入,而資金狀況較好的企業加大拿地速度。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分析指出,一方面,現階段土地出讓情況依然呈現明顯的不均衡性,另一方面,“地王”頻繁刷新或對市場非理性發展有明顯的推進作用。
的確“地王”頻現推動市場預期,除今日出現的“地王”與“准地王”項目,上海12月還將出讓海門路55號地塊、漕河涇社區地塊、火車站北廣場地塊和外灘等區域4宗地塊。前三幅地塊起拍價分別為46 .9億元、54 .31億元、47.46億元,均超過今年上海總價“地王”的45億元總價。業內人士預計,上述三幅地塊即使底價成交,也將刷新今年以來上海總價“地王”的紀錄。
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隨著商品房成交量的上漲,房企資金鏈有所緩解,另一方面,時近年底,各級政府選擇通過大量推地來加快完成供地計劃,提高土地出讓收入。因此,年底或再掀拿地熱潮。張大偉指出,應警惕地方政府不斷高漲的推地熱情與開發商持續膨脹的拿地沖動,或“地王”的頻現帶動房價上漲預期的形成,順勢推高房價。
但張絮並不這麼認為,她指出,雖然當前土地市場有所升溫,但市場環境比不支持土地價格大漲。下半年來,土地市場一直是密切受政府關注的,而針對土地市場也是政策頻出,限地價、競保障房面積的推廣也有助於平抑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