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掃一下促銷打折二維碼 手機費一夜被扣100余元--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網友掃一下促銷打折二維碼 手機費一夜被扣100余元

2012年11月28日15:18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不要掃來歷不明的二維碼!

  ■有網友掃一下促銷打折二維碼,手機費一夜被扣100多元

  ■報紙雜志、正規網站上刊登的二維碼安全

  二維碼的魔力想必大家都見識過了,隻要一掃,能加好友,能裝軟件,能上網,還能看視頻。不過,你有沒有意識到,“見碼就掃”卻成了一件危險的事:日前,一位杭州網友“我來了”掃碼后中了手機病毒,被扣費100多元。微博上,有網警提醒:光今年3月,就攔截二維碼惡意網址14萬,查獲病毒582個。

  昨天,手機安全業內人士通過揚子晚報發出提醒:為了手機安全,最好不要見碼就掃。相對來說,報紙雜志、大型網站等刊登的二維碼比較正規。 揚子晚報記者 謝堯 薛蓓

  ■驚曝

  一次掃碼,扣費100多元

  自從二維碼可以用來加微信好友、粉微博、拿美食優惠券后,“我來了”就已經習慣見碼就掃。

  日前,“我來了”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個黑魚館五折優惠的信息:“隻要掃碼,安裝手機優惠券軟件,即可享受折扣。”在安卓手機上裝好這軟件后,優惠券信息並沒出現,倒是在第二天醒來時收到了手機欠費通知,一查,一夜之間沒了100多元話費。

  通過多方查找,原因終於出來了:那款通過二維碼下載的軟件帶有病毒。

  ■幕后

  被偷偷安了扣費軟件

  網友“我來了”手機費用是如何被“吃掉”的呢?昨天,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一位從事手機網絡安全的業內人士何先生。

  一聽到這件事,何先生就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他的手機費被扣,問題就出在他掃碼后安裝了軟件——當然,可能他根本就不知道。”何先生稱,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吸費病毒作為一種新的手機病毒也越來越猖獗。

  “‘我來了’手機費用被扣后,還能在第二天收到欠費通知,這還算‘有良心’的﹔要知道有很多木馬軟件吸掉了你的手機費后,你根本就不知道!等你收到手機欠費短信后才明白怎麼回事,但為時已晚。”

  何先生向記者解釋了“我來了”手機費用被扣的過程。“掃完有毒的二維碼后,一般都會讓你安裝一款軟件,如果你同意了,你的手機就危險了。但問題是:現在的手機病毒和木馬能通過你的手機自行發‘同意短信’,同時會刪除或屏蔽收費的運營商回執短信,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被扣費。”

  ■毒碼如何生成?

  二維碼本身沒有毒

  給它加帶毒的鏈接才“有毒”

  江蘇移動的一位工程師昨天告訴記者,“簡單地說,二維碼其實就是一串網址”。它分為通用的和非通用的兩種,目前市場上通用的二維碼佔主導,即所有的二維碼識別軟件都能讀出﹔非通用的則是推出公司有自己的編碼格式,要特定的軟件才能識別。

  生成毒碼沒啥技術含量

  毒碼是如何生成的呢?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專門從事二維碼營銷和研究的業內人士——網友“南京曹敏”。他稱,其實二維碼本身並沒有毒,關鍵看它鏈接的內容。“有毒二維碼與普通二維碼本身並沒有區別。區別在於二維碼背后的鏈接,鏈接成有毒的網址或者帶插件的網址,就變成有毒二維碼了。說白了,二維碼就是一個馬甲,病毒或者木馬偽裝途徑。”

  至於毒碼如何生成,他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非常簡單:“毒碼的生成與普通二維碼的生成一樣,一點技術門檻都沒有。你隻要有一個二維碼生成軟件就可以了。把有毒軟件的鏈接或者惡意網站的鏈接,放在生成平台裡,然后生成二維碼圖片,再發到網上,別人一掃描就中招了。”

  毒碼多隱藏在打折廣告裡

  他告訴揚子晚報記者,自己今年9月份就開始注意到二維碼“染毒”問題。“從那時開始,我就留意了一下,好像這些有毒二維碼多是隱藏在打折、促銷的廣告裡——這也是利用了人們貪圖便宜的心理。”

  ■記者試驗

  隻要3個步驟

  就能發出有毒二維碼,監管很難

  弄一個有毒二維碼真的就如此容易嗎?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試驗,驚訝地發現:生成一款有毒二維碼,居然隻要三個步驟就能搞定!

  1.記者先是在某知名軟件庫裡,搜索下載一款“視覺二維碼生成器”﹔

  2.然后找一個惡意網址或者病毒軟件的下載地址,把該網址復制粘貼到二維碼生成器裡,生成二維碼圖片﹔

  3.最后一步就是把這個生成的二維碼圖片,發到自己的微博裡。同樣,如果用手機吸費病毒軟件的鏈接生成二維碼,再發微博的時候假意說成是某商品在打折,就能蒙騙消費者了。

  對此有專家解釋稱:“正是因為二維碼發布沒有任何限制,二維碼生成器又隨時可以獲得,才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發布虛假信息欺騙消費者。”而記者了解到,這點要根除惡意二維碼比較難,因為那些病毒軟件很難被“斬草除根”。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