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的婚戀故事:外地人認為戀愛就為結婚--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北上廣深的婚戀故事:外地人認為戀愛就為結婚

2013年01月23日13:47    來源:新聞晨報    手機看新聞

  昨日,民政部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行業委員會與百合網聯合發布《2012年中國人婚戀報告》及《北上廣深的婚戀故事》兩份報告。這份覆蓋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婚戀調查已是連續第六年發布,今年首次專門針對大城市中的本地人和外來人員兩類群體的婚戀問題進行對比分析。

  調查顯示:73.2%的上海“土著”希望伴侶也是本地人,而在上海地區的外地單身男女,希望找本地人的比例僅為17.4%。在對跨地區婚姻的擔憂中,本地人最普遍的三大擔憂分別是“兩地習俗差異”、“過年過節兩地奔波”以及“害怕家裡成為伴侶家人的常駐地”﹔而外地男女則最擔憂“伴侶家人有優越感”。

  “本地人”與“外來人員”婚戀觀對比

  超七成上海人希望對方是本地人

  此次調查發現:在北上廣深四個城市中,74.3%的北京本地人擇偶希望伴侶是本地人,73.2%的上海本地人希望伴侶是本地人,廣州有50.3%,深圳為22.2%。可見,北京、上海兩地的本地人最希望伴侶是本地人。而在本地人群體看,本地女性要求對方是本地人的比例比本地男性略高。總體來看,大城市的外地人群會面對這種地域性擇偶。

  在外地人中,北京地區的外地人(25.1%)最希望找本地人。上海地區這一比例為17.4%,這意味著在上海地區的外地單身男女中要求對方是上海人的比例不足兩成。可見擇偶中對於地域要求,本地人擇偶更保守,外地人則開放得多。

  外地人“戀愛就為結婚”比例更高

  調查發現,72.2%的外地人認為戀愛的當前目標就是結婚,比例比本地人(64.5%)高出7.7%。

  相比女性,男性戀愛直奔 “結婚”的比例也更高。在“外地男”、“外地女”、“本地男”、“本地女”四個分類統計中,78.1%的外地男持此看法,比例最高,這意味著外地男戀愛目標也更為明確。這或許和外地人在找對象時感受到的壓力有關。

  就北上廣深四大城市而言,在被問及 “你目前感受到找對象的壓力嗎”時,77.4%的外地人感到有壓力,而本地人這一比例為69.1%。與全國城市對比,北上廣深的本地人找對象的壓力感受最小。

  調查發現,2012年本地人和外地人戀愛的機會都很少,超過四成的單身人士表示在這一年沒有遇到有發展可能性的異性。這個調查結果與大家認為的“因為本地人擁有更多資源,因此會有更多戀愛機會”相悖。

  本地女性遇到合適對象的比例最低。 47%的本地女表示2012年有發展可能性的異性 “一個也沒有”,其次是外地女,達到41.5%,而遇到合適對象比例最高的是本地男。

  跨地區婚姻,“最糾結”各不同

  “土著”與“外來人員”的婚姻,面臨諸多考驗。不過調查發現,本地男女和外地男女最糾結擔憂的事情各有不同。對於本地男女而言,半數以上的人表示最擔憂跨地區婚姻導致的“兩地習俗的差異”,其次是“過年過節兩地奔波”﹔第三位“最擔憂”則是害怕家裡成為伴侶家人的常駐地。

  對於外地男而言,34.5%的人表示擔憂“伴侶家人有優越感”,21.7%的人害怕“父母不願意”以及“婚房問題”。

  外地女性對於跨地區婚姻的“最擔憂”與外地男一樣,超過四成的外地女擔心伴侶家人有優越感,其次35.3%的外地女擔心婆媳關系難融洽,再者是擔憂父母不願意。

  單身男女對於跨地區婚姻的擔憂還包括:彼此不知根知底、生活追求不同、外地一方受了氣沒人撐腰、兩人性格差異大等等。

  外地女對男性收入要求更高

  調查發現,外地人比本地人對男性適合談戀愛月收入要求更高,其中女性要求又比男性高。有27.3%的外地女表示希望對方收入在10000元或以上,而持此看法的本地女比例則為23.7%。 51.5%的外地女性要求男性比女性收入多2-3倍,比有此要求的本地女性多9.8%。

  外地男性更認同男性的收入應多於女性且更願意主動承擔起戀愛中的花費。 42.2%的外地男認為戀愛的花費應該有男方承擔,比持此看法的本地男性比例高9.8%。

  在調查願不願與婆婆同住時,73.6%的本地女明確表示婚后不願意與婆婆同住,這一比例遠高於外地女(54.9%)。相比外地人,本地男女更認為婆媳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婚姻生活。其中持此觀點的本地女比例也遠高於本地男。

(責任編輯:薛白、劉陽)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