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樊先生發微博稱,下午4時50分,他在北京南站購買去合肥的高鐵商務座票,售票處告訴他沒有票,但他托人買到票上車后,發現全車廂加他才三個人。列車馬上到合肥時,商務車廂才五個人。樊先生還發了一張車廂內大部分是空座的圖片。此事引發網友熱議。(1月27日《新京報》)
在春運極度緊張,乘客為一張車票焦頭爛額之際,有列車車廂竟然隻有三人乘坐,這是怎樣的奢侈?這是怎樣的嘲諷?
對此,北京南站最新的回應是,由於客運服務人員不是售票人員,業務不熟練,錯誤操作導致回答旅客不准確,誤認為合肥方向高鐵都沒有商務座。似乎,一切問題都歸結為個人,一切故障都歸結為業務不熟。那麼,最終的結果,大不了就是找一個人出來認錯、擔責而已。至於,這位客運人員是不是臨時工,我們不得而知。
可事實是否如此簡單呢?在面對三人車廂時,有三個追問是不能回避的?
一是,事實的真相到底怎樣?在26日新華視點的報道中,北京南站的微博稱,原因是售票員電腦不熟所致。到了27日,在接受採訪時,北京南站將原因改為了客運人員不熟悉業務,不知道商務座為何物。那麼,造成事件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出錯的到底是售票員,還是客運服務人員?
二是,是否存在憑關系買票?那位發布微博的乘客為何如此氣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之前自己買票被告知沒有票,但之后通過關系買票后發現,車票根本沒有售出幾張,所以他感到被戲弄了。這種尷尬與憤怒當中存在一個現實的問題——為何之前說沒票,而找到關系之后,卻買到了車票?是不是存在內部的交易或者車票截留的現象?如果不是,鐵道部門應該對這個現象和個案予以解釋。否則,人們就會懷疑鐵道部門的售票有問題。
三是,在售票過程中有多少信息不對稱?開始,售票人員說,車票已經售完。對於那些急於購票但沒有買到票的乘客來說,他們相信了。但真實的情況是,車票還分商務座,商務座的車票不僅沒有售完,而且隻售出了三個。這是公眾需要知道的信息,可如果沒有乘車者氣不過發了微博,公眾又怎麼知道?所以,關於車票,在公眾與售票部門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這種不對稱可能讓公眾處於蒙蔽之中,這種不對稱必須靠一種公開的制度來打破。
不知鐵道部門最終會如何處理此事。誠然,春運是個難題,在春運面前對鐵道部門要求過多,有些求全責備。但至少,鐵道部門在春運的艱巨任務面前應該表現出稱職與主動的一面,應該在公眾的切身之苦面前表現出應有的責任感和主動性。
很多時候,我們評價一個對象的品質和能力如何,就是在關鍵的時間點看其具體表現怎樣。顯然,在春運時出現三人車廂的新聞,有些出乎公眾的意料,他們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解釋來回應公眾的疑惑。 -乾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