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世界經濟將在深度轉型調整中緩慢復蘇,主要經濟體實力對比格局正發生實質性變化。發達經濟體規模將首次降至50%以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新興市場國家的規模將首次超越發達國家。
在美歐日債台高筑、需求萎縮、困局難解的情況下,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金磚國家,將承擔起推動世界經濟復蘇重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分別預測201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8%和8.4%。改革開放30年是中國經濟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的30年。中國通過參與國際產業轉移與分工,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新的制造業中心、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全球第二大貨物貿易進口國。
2011年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9.98%,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20%﹔在全球貿易份額中佔10.6%,連續第三年居各國之首。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已經舉足輕重,並且這一趨勢在不斷延續。
長期以來,中國大量吸引利用外資、開展巨額對外貿易和加快對外投資,不僅推動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也使中國經濟成為拉動世界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世界經濟形勢面臨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中國經濟增長形勢面臨壓力的情況下,中國通過推動新一輪城鎮化進程,將有效挖掘中國內需的巨大潛力,從而有力拉動經濟增長,並為世界經濟的復蘇注入活力。
2011年,中國的城鎮化率達到51.3%,而主要發達國家城市化率一般在70%左右,中國的城鎮化增長潛力巨大。
城鎮化水平與經濟增長之間具有顯著的雙向互動特征,城鎮化進程可以擴大消費、拉動內需、促使產業結構升級,而經濟增長則可以進一步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適度合理的城鎮化進程將使中國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更加強勁,發展模式更加可持續,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更加穩健,使其他國家得以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
一、中國城鎮化進程將擴大我國消費,從而拉動中國和世界經濟增長。城鎮化將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從根本上提高農民收入,培養新的消費群體,促進形成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穩固和提升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使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帶動作用更加穩健和可持續。
二、中國城鎮化進程將帶來巨大投資需求,對中國和世界經濟增長做出貢獻。城鎮化進程意味著城市基礎設施、保障房建設、房地產開發投資、教育醫療環保等公共服務設施投資需求逐步加大,並進一步拉動食品、家電、紡織服裝、汽車、能源、化工、鋼鐵等上下游各種關聯產業投資與發展,推動中國投資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從而對中國和世界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三、中國城鎮化進程將加快我國進口增速,拉動世界各國經濟增長和分享中國市場。中國對全球最終消費品的市場需求巨大,這點可從中國在世界各國旅游購物和奢侈品消費上初見端倪。中國龐大的投資需求帶來對其他國家資源能源、關鍵技術設備、零部件和中間產品的巨大需求。中國正在大力實施進口戰略,每年2萬億美元進口規模是世界其他國家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四、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為外資企業提供了充裕勞動力供給。中國在一段時期內仍將是外資最青睞的投資目的地國,有關國家將繼續享受我國勞動力轉移紅利,分享中國城鎮化帶來的利益。
五、城鎮化將促進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和轉移,為其他國家帶來投資和就業機遇。發達國家城鎮化經驗表明,當工業化達到一定階段時,推進城鎮化可增加第三產業就業彈性和就業規模,勞動力逐步轉向第三產業,提升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據測算,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增加663.84萬人。城鎮化將改變中國產業結構,進而提升中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中國部分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將隨著中國走出去戰略的實施,逐漸轉移至其他發展中國家,為相關國家帶來投資和就業機會,帶動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並改善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
(作者為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