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29日電(倪元錦 蔣在怡)農村居民收入倍增是中國實現收入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前提。
未來一段時期內,受糧食價格、勞動生產率、產權改革等因素影響,中國農村居民增收將面臨困難和挑戰,如何將增收潛力轉化為現實,實現收入可持續增長,是下階段農村工作的關鍵。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7%,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的增幅,也超過全年7.8%GDP增速。
中共十八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標,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八大報告還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說,解決好三農問題與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甚至是首要問題。“十八大中央提出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以城鄉一體化途徑去根本解決三農問題的大方略已經形成。”
然而,實現農民增收是個綜合工程。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在世界位居前列,盡管最近三年城鄉間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縮小,但絕對差距依舊巨大,縮小城鄉差距之路依然漫長。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認為,除需支持和鼓勵農業人口轉移外,著力改革城鄉二元戶籍和醫保、養老、就業、教育、低保、工傷保險等保障制度,是關鍵舉措。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曉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將增收潛力轉化為現實並非易事。“務工報酬佔比提高,卻難以有大幅增長。受農產品價格、勞動生產率等因素影響,提高家庭經濟收入任務較重。財產性收入則取決於產權改革,宅基地用權、集體經濟收益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關系還需進一步明晰、一些政策還待有效落實。”
2013年是中共十八大開局之年,也是中國深化改革開放之年。受訪專家認為,新階段農業生產已進入高成本、高風險、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和青壯年勞動力緊缺階段。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認為,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需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機制。他建議,確保每年補貼增幅不低於財政收入增幅,力爭農業補貼佔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從目前的5%逐步提高到8%。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經濟思想史(發展經濟學)研究員魏眾指出,從收入分配角度講,改變農民收入和分配狀況,需加大農村社會救助覆蓋面,加大財政支農傾斜力度,提高種糧補貼、生產資料綜合補貼等。
馬曉河認為,下階段需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資、提高農民最低生活保障,並通過高附加價值農業和加強對農民的培訓,來幫助農民建設致富產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說,下階段需繼續加強完善財政支農,並將農村留守農民更多地培養成專業農戶,在承包經營制的基礎上鼓勵家庭農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