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財富越增加,公平越重要。未來,還需要從制度層面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解決好農民工就業、子女教育、養老、醫療、住房等民生問題
年底年初時分,關於農民工的各種話題總是成為公眾關注熱點:工資拿到了嗎?回家的票買到了嗎?留在家鄉的父母孩子還好嗎?不久前的一項調查,讓我們把關注的目光從他們的生活投向了他們的內心。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2—2013》,對北京、廣東、江蘇、浙江和四川5個省市農民工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64%的農民工認為社會“非常不公平”和“比較不公平”。
雖然說,在如今這樣一個人們情緒普遍焦慮的社會裡,生活或工作中時而產生不公平感,可能很多人都有過。但在這項調查中,接近六成半的農民工感受到社會不公平,這樣的比例還是讓人有些意外,這到底是為什麼?
感受是主觀的,但往往跟現實境遇有關。這些農民工的不公平感恐怕還是由於曾經遭受過不公平的待遇。外出打工期間,“同工不同酬”、“工作機會不平等”、“工作種類不平等”、“工資被拖欠”,“無法得到相應的福利保障”等,恐怕是他們心裡產生不公平感的現實根源。
應當承認,改革開放以來,進城農民工為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卻長期沒有受到公平對待,合法權益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可也應當看到,近年來農民工在城裡的工作生活環境已經逐步改善。
一方面,農民工為城市創造了財富,為城鄉發展注入了活力,他們的作用和貢獻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肯定,不少城市的門檻由此變得不再堅硬,對城市工、農民工開始一視同仁。另一方面,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各級政府努力清除各種不合理的政策和限制,公平對待農民工。從廢止城市收容遣送條例,到大規模開展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行動﹔從大力整治農民工勞動就業環境,到不斷提高最低工資水平﹔從加快解決隨遷子女入學問題,到出台養老保險可以轉移接續……在對待農民工問題上,已經出現了從缺乏公平對待到善待、從限制進城到提供服務的重要轉變。
但是,農民工的“社會不公平感”無疑也說明,如今的城鎮化進程中還有許多涉及公平的問題值得重視,也亟待解決。社會財富越增加,公平越重要。未來,還需要從制度層面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解決好農民工就業、子女教育、養老、醫療、住房等民生問題,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光輝。自古希臘著名學者亞裡士多德提出公平正義的思想以來,人們在不斷地思考和探索如何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因為,隻有在一個講求公正的社會,發展成果才會真正為廣大人民所共享,個人的尊嚴感和幸福感才會更加真實。期待著農民工兄弟們能夠得到更加公平的對待,他們心底的不公平感能夠早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