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用工荒”困擾中國企業--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結構性“用工荒”困擾中國企業

熊金超、黎昌政、王賢

2013年02月21日19:42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春節過后,“用工荒”又開始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

  在湖北武漢,一家名叫鑫人達的小型電子廠正為招不到工人而發愁。春節后,這家企業在武漢兩大人才市場同時招聘了幾天,仍沒招來一名工人。

  富士康武漢工業園由於長期缺人,常年委托多家人才機構招聘普工、技工,並到火車站截流外出務工人員。在武漢起點人力資源市場,300多個攤位被招聘單位搶租一空,很多企業苦守好幾天,仍招不到足夠的員工……

  不隻在湖北,廣東、江蘇、山東等多地同時出現了招工難現象,且有從沿海向內地蔓延的趨勢。江蘇無錫、蘇州等地組織人員到勞動力輸出地甘肅等地上門招工。春節后僅廣州用工缺口達11萬,專家稱,“今年珠三角‘用工荒’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嚴峻的一年。”

  武漢起點人力資源市場總經理朱運德分析說,今年困擾企業的“用工荒”,與過去全面用工緊張不同,是一種結構性的緊張,可以稱之為“新用工荒”。

  他說,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新增崗位有限,目前的用工缺口大部分是由於流動性而造成的季節性缺工,多是普工等基層崗位,主要為服務業。他說,求職者不符合企業崗位要求,與求職者不滿意企業崗位、工資待遇兩種情況都大量存在。

  記者調查發現,就在很多企業為招工犯難的同時,一些農民工卻為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而發愁。

  家住武漢漢口古田一路附近的賀明,擁有模具專業的大專文憑。他原以為可以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但在武漢幾大人才市場苦苦尋覓了幾天,仍然一無所獲。賀明發現,武漢招聘的行業以餐飲、建筑裝飾、汽修、美容、醫療、教育培訓等為主,而市場提供的鉗工、刨工、車工等制造業技術工種崗位有限。

  來自湖北荊州的農民工小何在人才市場轉了三天,仍沒找到理想工作。他說,市場上能提供的多是流動性大的“賣苦力”崗位,薪水雖然不低,但城市生活成本高也高,辛苦工作一年還是攢不下什麼錢。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最新《國際商業問卷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約三成中國企業表示目前對於熟練工的招聘依然存在較大難度,而高新技術行業如信息技術行業和清潔技術行業則有高達半數企業表示難以招到熟練技術員工。

  武漢人力資源市場主任李永洪介紹,全市目前缺工8萬至10萬人,集中在加工制造、住宿餐飲、批發零售、建筑和社會服務等行業。

  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15-59歲勞動力年齡人口首次出現了絕對下降,比上年減少345萬人,這意味著人口紅利趨於消失。

  今年春節后,武漢普工工資普遍較去年上漲一成,一般工人月工資可達2500元左右,與沿海地區基本持平,但缺工仍然明顯。

  當前的結構性的“用工荒”反映了普通勞動力供求關系已發生逆轉。朱運德說,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我國勞動力增長高峰已過。而同時,職業規劃簡單而清晰的農民工,通過早年務工學習技能、積累資本后,面臨著在家鄉創業、打臨工者等更多選擇,農民工回流加劇了沿海和大城市的用工緊張。

  專家認為,在勞動力整體緊缺、人力資源競爭日趨嚴峻的背景下,進一步提高基層崗位的待遇水平,提供更好發展平台,增加這些崗位的吸引力,是緩解用工荒的根本。但提高待遇又面臨企業用工成本的剛性約束,經濟轉型升級才是唯一出路。

  “要解決結構性用工荒問題,還應加強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培訓制度,幫助他們提升職業技能,適應時代需要。同時,提供更精准的就業信息服務,實現用人單位與農民工的無縫對接,引導供需雙方實現人力資源合理配置。”朱運德說。(記者熊金超、黎昌政、王賢)

(責任編輯:薛白、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