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案圓滿收官。2月26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宣布,已於北京時間昨日6時完成了對加拿大能源企業尼克森(Nexen)公司的交易,收購總對價約151億美元。
“尼克森是一個較強且具備較好增長前景的多元化公司,擁有豐富的資源量及儲量、較高的勘探前景和能充分發揮資產價值的高素質員工。”中海油CEO李凡榮在中海油總公司發布的新聞稿中表示,中海油將發揮尼克森的“平台功能”,進一步拓展公司的海外業務。
此前有數據顯示,中國在境外開採的原油將要趕上科威特和阿聯酋等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原因是去年中國國有石油企業支出了創紀錄的350億美元來收購境外同行。
一波三折
去年7月23日,中海油出人意料地宣布,以151億美元全額現金的方式收購尼克森公司。消息公布后,中海油因加拿大的戰略資源油砂遭到了美國和加拿大政客的刁難,還遭到了加拿大官方兩次30天的延期審查。但去年12月8日,加拿大總理哈珀和工業部長帕拉迪斯(Christian Paradis)最終雙雙宣布中海油通過了該國工業部的審批。
除了加拿大市場,尼克森的資產還分布在美國墨西哥灣、英國北海和一些南美洲國家,因此,中海油隨后又不得不希冀這些國家的監管部門能順利通過尼克森案的審核。一度有觀點稱,美國將成為這樁收購案的最大阻力。但今年春節期間(2月12日),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批准了尼克森案,清除了交易的最后一個大障礙。
一波三折后,中海油最終於2月26日宣布,交易全部完成。中海油董事長王宜林高興地表示,“收購尼克森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並將為我們的股東帶來長遠的利益。”
比如,在油氣資產上,中海油就將獲益良多。“中海油和尼克森資產互補,能形成絕佳的戰略配合。”中海油總公司總經理、中海油股份公司副董事長楊華表示,“通過收購,中海油証實儲量可增加30%,產量將增加20%以上﹔中海油還將戰略性進入海上油氣富集盆地(如英國北海)和新興頁岩氣盆地,鞏固其在加拿大油砂、墨西哥灣和尼日利亞海上地區現有地位,且公司油氣資源配置更趨均衡。”
美國陰謀論?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觀點稱,中海油收購尼克森案不排除是美國的陰謀。一方面,由於尼克森有部分資產在美國,這樣能更方便地制裁中海油。另一方面,美國正大力發展頁岩氣資源,這將讓全球油氣價格降低,也就是說,中海油做了一筆不值的買賣,且中方將精力集中在傳統石油資源而非清潔能源上,也將讓美國人更容易“統治”未來的清潔能源乃至新能源市場。
“這是‘陰謀論’,不太可能發生。”中國價值指數首席研究員崔新生說,“首先,反向思考,假如美國真的制裁中海油,那麼,美國就真的完全不顧及美國企業在中國的利益了嗎?其次,頁岩氣資源會讓全球一點點減少對傳統石化能源的使用,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取而代之。同時,頁岩氣本身就存在爭議:商業化價值仍待開發,且目前使用的水裂壓力法因化學添加劑也存在環境污染方面的爭議。”
崔新生進一步認為,就中國能源企業目前對資源的渴求看,即使真的將來會有制裁,也不會阻擋其進軍歐美油氣市場的步伐。事實上,2月25日,中石化旗下全資子公司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宣布,與美國第二大天然氣開發商切薩皮克能源公司簽署協議,收購其位於俄克拉荷馬州北部部分密西西比灰岩油藏油氣資產50%的權益,總交易對價10.2億美元。
仍面臨挑戰
目前,中海油已著手安排新公司的構架。據中海油新聞稿,在尼克森工作18年以上的首席執行官萊因哈特將繼續負責公司運營,且新的董事會將由中海油、尼克森及加拿大籍獨立董事組成,李凡榮則將擔任該公司董事長。
路透社昨日稱,新公司的其他董事會成員還包括方志、Barry Jackson、Thomas O'Neill及William Berry。資料顯示,方志是中海油負責國際業務的副總裁,一度被認為是傅成玉在中海油的接班人之一。Barry Jackson此前擔任尼克森董事長。
能源專家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強調,收購成功、完成人事安排只是“第一步”,如何讓尼克森公司持續保持盈利、如何讓尼克森的油氣資源為中海油所用、如何適應當地法律、文化乃至人事制度,都是中海油下一步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楊華亦坦言,“中海油面臨的挑戰有公司接管后如何正常運轉?如何在保証項目投資、資產增值和發展的同時,實現有效控制?”楊華認為,理念和文化的融合“尤為關鍵”。
不僅如此,中海油將在債務上面臨壓力。中海油還將背上尼克森43億美元的債務。中海油此次交易的財務顧問Dan Barclay對路透社稱,他們獲得了想要得到的東西,“只是條件比最初苛刻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