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利用生物機械生產燃料
利用生物機械生產燃料
1982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化學家哈裡-格雷發現了通過蛋白質的電子隧道。這一發現對於理解生命的原理有著重要意義,它講述了生物是如何將能量轉變為他們所需要的物質的。這也讓金屬蛋白的生產成為一種可能。當格雷取得這一發現時,他對太陽能產生了興趣。他認為,如果你想設計一套擁有近乎無盡能量的發動機,就必須要先擁有一套金屬蛋白驅動系統,如光合作用系統。不過,格雷的想法並不一定能夠實現,因為生物機械過於脆弱和低效。但是,格雷認為,如果想要高效、可靠的分子機械,就必須自己動手制造一台。他帶領研究團隊設想了一種微電池,一端是金屬氧化物,另一端是硅,以植物細胞膜中的金屬蛋白序列排序。金屬氧化物一端吸收太陽光中的藍光光波,利用其能量將海水分解成氧和質子,硅那一端吸收紅光,將質子與電子組合。接下來的道理就簡單了,質子與電子合成就是氫,可以用作燃料。簡而言之,就是利用太陽光獲取氫。格雷表示,“我們工作的整體設想就是制造出充滿能量的分子或材料。這個過程,在以太陽光為燃料的植物中,要持續很長時間。”這種想法也許可行。人造水分解機比自然的光合作用效率要高出10倍。當然,要想形成大規模利用,還要數十年時間,研究人員正在致力於尋找一種新的催化劑。不過,格雷對此很樂觀,“自然系統是為了生命而制造這些,而我們所做的是為了制造燃料。”
(責任編輯:喬雪峰、聶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