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9日,李小琳應邀來到新華網2012年全國“兩會”特別訪談直播間,與廣大網友暢談綠色電力轉型。
節能減排 順天應時
“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是2009年我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做出的承諾。隨后,我國將減排目標將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保証承諾的執行受到法律和輿論的監督。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201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要比2010年降低16%,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標煤,用電量預計控制在6.4萬億千瓦時,《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於2012年1月1日起也開始實施,節能減排要求比“十一五”更嚴更高。
而作為電力行業的專家,李小琳所帶領的中電國際團隊正確把握國家政策導向,積極實踐發電優化的各項具體措施。在常規電源建設、運營上,一方面抓節能減排,推動科技進步,累計投入環保改造資金21億元,實施脫硫、脫硝等環保技改工程,做到污染物達標排放﹔累計減排二氧化硫73.8萬噸,減排粉塵24.1萬噸﹔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另一方面,實施“上大壓小”,以60萬、100萬千瓦等大容量、高參數的經濟環保機組,取代小火電機組。“十一五”以來,中電國際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14台,共計210萬千瓦﹔供電煤耗下降近50克/千瓦時,累計節約標煤232萬噸。
2011年,李小琳在《實施發電優化、促進節能減排》的提案中,根據中電國際的實踐經驗,提出了發電內部和外部雙重優化的建議。提案指出,火電企業可以由電量優化分配、節能減排技術升級,內部管理提升,從而降低煤耗﹔水電企業,通過實施流域水電站階梯控制和調度,提高資源利用率。該提案獲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委員會頒發的“優秀提案”獎。
隨后,國家電監會在同年7月份頒布了《關於完善廠網合同電量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中明確指出“增強發電企業內部發電能力統籌功能,優化上網電量形成機制”以及“建立流域梯級水電站電量優化機制,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
文化興企 誠信助力
由於深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李小琳始終關注社會慈善事業,並努力堅守責任,支持公益活動。李小琳提出以“信”促建,以“心”促建,以“法”促建,以“義”促建四個要點,呼吁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形成尊崇道德規范的社會氛圍。
多年以來,中電國際始終在倡導和推動公益事業。2001年,中電國際聯合社會熱心公益事業的人士,發起成立“李碩勛教育基金會”,共資助了520名優秀學子,獎勵了105名優秀教師﹔在湖北麻城大別山建立第一所希望小學,並相繼在四川、重慶、甘肅等地播下愛心。中電國際發起成立“北京扶助貧困兒童就醫健康基金會”,致力於幫扶中國貧困患兒。中電國際在系統內建立“特重病救助基金”,目前已救助會員及受益人1000余人,發放救助金1200余萬元。在2008年抗震救災中,中電國際系統員工捐款400余萬元。在“靜水深流”優秀企業的文化引領下,中電國際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在行業內和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政協委員和企業家的雙重身份給了李小琳更多的責任和擔當。21份提案承載了李小琳對這份事業、這片土地的責任與厚愛。連任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並由婦聯界別轉入經濟界別,李小琳將繼續她的履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