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家庭農場來了,中國糧源主權莫丟失--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人民財評

人民財評:家庭農場來了,中國糧源主權莫丟失

臧雲鵬

2013年03月07日08:17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當前,在國人十分重視食品安全的背景下,糧食安全的弦也不得不繃緊。食品安全事關吃得是否健康,而糧食安全關系到是否有足夠的糧食供給以及為此付出多大代價。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家庭農場”概念,有學者呼吁積極引進外資,建設家庭農場。這是十分危險的主張。外資一旦通過參股方式控制中國的農場,將最終掌控中國的糧源主權,國家將失去宏觀調控的主動權。建議有關部門將農場經營列入外商投資目錄禁止或限制類,阻擊外資背景企業對糧源的控制,守住糧食安全最后一道大門。

從2004年以來,中國糧食總產量實現了“九連增”的喜人成績,為我國糧食安全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由於長期以來的“農業門戶大開”所帶來的隱患。目前,我國對於外商投資農業產業除轉基因被列為禁止類別之外,其余領域全部放開,外資通過期貨+現貨的聯動操作法和棉花配額+紡織品配額(呼吁取消棉花進口配額,同時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設置配額)的前后夾擊法,先后瓦解了中國的大豆和棉花產業。2010年,中國國產大豆僅1620萬噸,而從美國進口大豆高達5480萬噸,對外依賴度為77.2%。

一直以來我們十分放心的三大主糧之一的玉米,也已經出現了“缺口”。2009年之前,中國是玉米淨出口國,如2003年玉米出口量達到1639.1萬噸,當年的進口僅有1000噸。在2010年,我國進口玉米達到了157.2萬噸,出口玉米變為12.7萬噸。2011年的進口量為176.4萬噸。100多萬噸相對於1億多噸的玉米總產量來說,似乎微不足道,容易被人忽略。值得警惕的是,當年大豆和棉花的缺口也正是這樣被打開的。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向是我國糧食儲備的驕傲。但是,發生在江西的外資與國儲搶糧的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益海嘉裡(美國四大糧商之一的ADM是其主要股東)以其大規模的食品加工業為依托,一方面針對中糧集團這樣的國字號企業展開跟隨競爭,繼續擴大其在小麥和大米方面的加工能力,一方面大舉收購原糧。中儲糧這樣的戰略性國企步步后退,基層糧庫多被益海嘉裡這樣的外資企業租用存糧。

中央一號文件所提出來的“家庭農場”,其實是指擁有耕地數百畝甚至上千畝的種糧大戶。他們手中的糧食何去何從,關系到糧源的控制權。如果說以前外資是跑到田間地頭搶糧,那麼一旦家庭農場被外資大面積參股,外資將把中國的糧食主權掌控在手中。那時,盡管我國糧食總產量可能仍然會繼續增產,但是在可喜的成績之下,糧源主權可能喪失殆盡。為此,建議盡快修改外商投資目錄,限制外資進入家庭農場,使糧食不斷增產的成果保持在中國人自己手中,保衛糧源主權。

限制外資進入家庭農場從而捍衛中國糧源主權,會不會違背世貿組織(WTO)相關規則?答案是否定的。根據中國入世議定書規定,投資措施不屬於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農業協定》約束的范圍,而歸屬《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定》(TRIMS)承諾范圍。隻有對外商投資企業提出四種要求才會違反相關的義務,它們分別是:當地成分要求、貿易平衡要求、外匯平衡要求、出口限制。

從另一方面看,發達國家對農業的高額補貼一直是世界農產品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但在世貿組織框架內有關農業補貼的談判卻未有實質進展。世界農產品領域的國際角力從未消停。(作者從事農業問題研究,著有《中國農業真相》一書,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往日財評:

人民財評:“妖魔化”中國乳業無助於食品安全

(責任編輯:譚樹森、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