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長苗圩:從五個角度理解和把握現代產業體系--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工信部部長苗圩:從五個角度理解和把握現代產業體系

2013年03月25日09:22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3月25日電(記者 李棟)3月25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出席“2013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改革開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表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關鍵還是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發展方式的轉型,加快形成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體系。

具體來說可以從五個角度理解和把握現代產業體系。

一是實體經濟是現代產業體系成長的沃土。隻有植根於實體經濟,特別是強大的工業基礎之上的現代產業體系,才具有強大的活力和生命力。二是結構優化是現代產業體系的根本特征,這包括三四產業比例協調,輕重工業比例合理,行業內部構成合理,也包括大中小微企業協調發展,區域布局合理優化。三是創新是現代產業體系的力量。四是綠色低碳是現代產業體系的基本要求,現代產業具有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特點,促進產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協調,應當是產業發展的重要使命。五是吸納就業能力強,是我國現代產業體系的鮮明特色,中國作為人口大國,通過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現代服務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形成科學合理的產業體系,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二,我國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快速發展,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特別是深化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奠定了基礎。

首先工業的實力大大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2012年全國工業增加值達到了19.99萬億元人民幣,佔國民經濟的比重為38.5%,工業制成品出口佔商品出口總額的95%左右,在500多種主要的工業品當中,有220多種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位,這些年通過加強企業的技術改造,在19個行業加快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先進產能的比重也在不斷的擴大,重點行業兼並重組取得了新的進展。2011年汽車、鋼鐵、船舶、水泥行業前十家企業,佔整個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分別達到了87%、49.2%、47.7%、26.5%,區域產業布局也在不斷的優化,“十一五”期間中西部地區工業佔全國比重提高5.8個百分點。

第二創新能力逐步提高,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重要進展,201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指出佔主營業務的收入比重達到5.71%,雖然不高但是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些年先后頒布了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規劃和有關政策,實施了核高基、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大型飛機等重大科技專項,同時在探月工程、高速軌道交通、高性能計算機、海洋裝備、第四代移動通信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突破。第三強化工業節能減排,產業逐步走上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十一五”期間,全國規模以上的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的能耗下降了26%,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長速度支撐了工業年均14.9%的增長,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累計下降36.7%,工業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下降17%和15%。工業的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69%。

第四深入的推進兩化融合,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的信息服務業在快速發展,2012年宣傳電話用戶數達到了13.9億部,超過了我們人口總數,網民達到5.6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2.1%,信息產業和制造業、服務業融合在加快發展,信息技術在重點行業的集成應用也在不斷深化,工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以及生產裝備的信息化水平在穩步的提升。目前主要行業大中型企業的數字化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了60%,關鍵工序的數控化率超過50%,特別基於信息網絡的新興信息服務業發展迅速,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等迅速發展,智能終端、電子商務等市場在擴大。

第三,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著力的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產業體系,我們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清醒的認識到我國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任務還十分艱巨,當前產業結構不合理、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缺乏等矛盾和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我們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加快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產業體系。第一努力營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完善鼓勵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通過政策的調節,縮小行業之間、職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創造實體經濟的收益率與虛擬經濟大致相當的一個條件。增強社會資本投資實業的吸引力和信心,引導社會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第二堅持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與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並重,應當遵循產業的規律和市場的規律,立足現有的產業基礎,既要盤活存量又要做強增量,提高產業整體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盤活存量就是通過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進企業的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的產業,推動企業的兼並重組,抑制產能過剩,擴大先進產能的比重,提高傳統產業的整體素質。做強增量就是要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的產業。第三把創新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核心動力,有兩點需要強調:一是落實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地位,解決科技與經濟結合不緊密的問題,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二是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體系當中的重要作用,認真的落實好各項扶植政策,支持創新型、創業型和勞動密集型的小型、微型企業的發展。

第四發揮信息通信技術對現代產業體系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已經成為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我們一方面要加快發展信息產業,解決產業發展當中的關鍵問題,另一方面要推動信息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融合結合,促進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以及農業農村信息服務等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第五通過加大對外開放促進現代產業體系的發展,現代產業是開放的產業,必須堅持以開放促發展,主動的參與國際產業的分工,在全球范圍優化配置資源,培育開放型的經濟發展新優勢,隨著工業、通信業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今后要更加注意引進來與走出去平衡比較,重點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上下功夫,努力使中國企業中國的產業,成為全球產業鏈上重要的環節。

 

(責任編輯:李棟、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