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從世界銀行卸任回國后,經濟學家林毅夫就在各種場合稱,中國未來還能保持20年8%的速度發展。昨日,全國政協常委、北大教授林毅夫在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行的兩會解讀報告會上首度反思公眾為何不相信他的預測。他認為,是因為“國進民退”、房價高漲、收入分配不公、環境污染等問題影響了老百姓對未來的信心。
不信8%增速,因“對未來沒信心”
林毅夫說,過去5年中國經濟取得巨大進步,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向好,但他感覺到過去5年也是社會上不滿情緒高漲的5年。當選本屆全國政協常委的林毅夫說,他在輿論上和今年全國兩會的會場上都感覺到這種不滿。
一直對中國經濟發展持樂觀預測的林毅夫,去年從世界銀行回國后,多次發表觀點,認為中國未來經濟還能保持20年8%的增速發展。他的觀點遭到學界和網民的一些質疑。昨日,林毅夫表示他關注到公眾對他預測的質疑,並首次公開反思。“我講的是未來的潛力,但大家一口咬定‘不可能’,反映大家對未來沒信心”。
林毅夫說,大家不相信他的預測,首先是所謂“國進民退”問題影響公眾信心﹔其次是房價高漲,增長過快,年輕人一輩子不吃不喝不生孩子也買不起房子﹔第三是收入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擴大,腐敗嚴重﹔第四是環境污染加劇,霧霾等污染問題影響很大。
建議金融貸款一次隻撥25%-30%
林毅夫說,從比較優勢分析,中國未來保持20年8%的增速是完全可能的。但保持這個發展的前提是深化改革,要繼續推進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
對改革,林毅夫開出了一些具體的“藥方”。他認為,公眾質疑的“國進民退”問題,實際上是國企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增加了。八九十年代在一些領域保留雙軌制是必要的,但現在我國已是人均GDP達6000美元的上中等發展國家,裝備制造業等很多行業已經有了很大的競爭力,再享受各種壟斷政策,隻會造成收入分配不公。他認為,除了幾個軍工企業,其他領域都應該全部放開,完成市場化改革。
林毅夫認為,行政體制改革也應該繼續推進。他舉例,在金融領域的管理方面,中國企業貸款1億,銀行就一下發放1億,企業第二天就開始付1億貸款的利息。而實際上,企業投資第一年可能隻花2500萬。剩下的錢又存回銀行,銀行再貸出去。這樣存款變貸款,滾動造成管理失效。企業為了支付高利息,也會把來不及花的錢進行“短炒”,“現在幾乎所有的大企業都有房地產部”,造成房地產業巨大泡沫。
他建議,金融貸款管理方式要學習發達國家,一次隻撥25%-30%,剩下作為承諾金。用多少發多少,有利於銀行對項目投資進度監控,也對調控房地產有幫助。(首席記者楊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