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者的採訪中我們可以看到, 一些中介公司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幫助客戶減少稅費上的支出。那麼,,在嚴厲的新國五條出台后,這些五花八門的辦法真的能起到作用嗎?,就是為了抑制飛快上漲的房價,打擊投機行為、抑制投資,但是, 從2003年的“18號文”算起,歷經十年九調控的房價,仍是一路走高,新“國五條”究竟能不能有效遏制房價,會不會傷及剛性需求?政策出台該如何尊重市場自身的供需關系?我們來看專家的解讀 。
新國五條”政策出台以后,不僅是二手房交易市場產生地震,房屋租賃市場市場受到的影響也立即呈現出來,
記者從北京的中介機構了解到,房租在年前的基礎上也上漲200元到500元不等。而二手房交易將征收20%個稅的消息,也開始讓新房市場迅速升溫。北京多家樓盤坐地漲價,個別樓盤單價漲幅竟達到近兩萬元。五道口的房價更是漲到每平方米10萬元。3月15號北京新天地樓盤開盤,售價29000元每平米的新房也在半小時內售罄。 在上海,樓市成交量屢創新高,截至3月17日已打破近127周新高。3月最熱銷的30個樓盤中,最高樓盤上漲同比高達36%。
南京樓市可以用“井噴”來形容。3月20日,10多家樓盤集中推出近2000套房源,這股上市高潮還沒有結束,江寧江北又有樓盤拿到預售許可証火速開盤。中國房地產研究會 副會長 顧雲昌認為,各地瘋狂上演的種種亂像,皆因國五條而起。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說:“對市場影響如此之大,特別對二手房交易的這種沖擊如此之大,可能是決策部門也沒有預料到的。現在看來,無論是買和賣的雙方都希望能夠避開稅收。所以我覺得這一點看來,政府部門也應該要總結經驗。一個就是說政策出台更多遵循一些意見,第二就是細則要盡快地公布准備好,否則的話,會引起市場這樣的波動。”
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主任丁祖昱也認為,任何政策的頒布與實施都要尊重市場規律,但新政細則遲遲未定,目前市場的極度混亂遠超人們預期。
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主任 易居中國執行總裁 丁祖昱說:“相關的政府主管部門,要對外發布一些更加真實、客觀、專業的聲音,其中有這一條,防止一些混亂的形式充斥在整個市場當中。但是事實上我覺得做的不好,特別是在2月28號出台這些政策之后,幾乎沒有政府主管部門出來來出面來解釋,我覺得這就是造成目前市場上信息混亂,然后使得大道消息沒有,小道消息滿天飛,”
丁祖昱近期剛剛參與過中國房地產研究會的一項調查:在調研中他們發現:2003年-2012年十年間,國內為遏制房價有九次調控,但與之相伴隨的卻是不斷攀升的房價。(2003年—2012年全國均價整體漲幅:145%)圖
他們的研究數據表明:全國住宅均價2003年至2012年漲幅為145%。京、滬、穗、深、杭五大熱點城市商品房價平均漲幅達220%,其中,北京房價漲幅最高,為259%。(2003年至2012年五大熱點城市房價走勢)圖
丁:北京上海我們看的統計數據,超過200%的漲幅,基於對最近幾年,最近十年這些城市的整體的投入,整體城市面貌的改善,以及城市吸引率的增加,再考慮到一定的通脹因素,
顧雲昌分析認為,過去十年導致房價上漲最關鍵有兩點原因:貨幣的增發和土地的壟斷。中國房地產研究會 副會長 顧雲昌過去十年又是貨幣量的很大的放大期,這貨幣的供應量五六倍的增加,五六倍增加的貨幣量的情況下,我們漲了五六倍,大城市的房價漲了五六倍,中小城市可能漲了三四倍,這是相應的。就是貨幣的放大效應和房價是結合在一起。再加上由於我們現在土地制度,存在著這種土地裁算也好,政府壟斷也好的情況,在大城市土地供應相對補足。再加上我們的財富階層的投資渠道缺乏,那麼可能在市場上,既有自主性需求,也有投資需求,混在一起造成了需求量的膨脹,而功能的相對不足,造成了房價的上漲。
丁祖昱告訴記者,從2003年的“18號文”算起,歷經十年九次調控的房價,仍是一路走高,這就說明每次的政策不能隻簡單地調控加碼,而是要真正符合市場的供需要求。7“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主任 易居中國執行總裁 丁祖昱說:“我們也不能說所有的政策都是在抑制房地產,或者說抑制房價的上升。有的時候在供求關系完全失衡的情況下面,政策本身是很難抑制的。所以,核心還是希望能夠有一個更加匹配於需求的這樣一個供應量,能夠不要造成短期內的房地產市場上的一種短缺供應。那麼這可能才是,還有對於中低收入群體,應該有更多的途徑來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
顧雲昌也認為,近年來種種“限購令”“限售令”的政策調控,最終結果是一部分人失去了購房資格,或是提高購房成本,從而減少需求。但解決問題的關鍵卻唯獨沒有做到,那就是應該放大供應量說:“中國房地產研究 副會長顧雲昌。無論是市場的手段,行政的手段,特別中國的行政手段很強調,但是在增加供應方面我覺得做的還不夠。所以在這一次調控當中,重申了增加有效供應,我講的是有效供應。那麼,這一點我覺得在結構調控當中,應該兩手抓,一手抓合資過旺的需求,一個抓有效供應。這樣可能才能達到更加好的效果3月22日,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和中國房地產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1.1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8%,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為6.45萬億元,同比增長10.0%丁:目前市場上無論是首次置業的還是改善性置業的,甚至包括一些中高端的項目,還是以真正的自用性消費為主,自用性消費當中可以理解他是首次置業的剛需,也可以理解他是改善的剛需。中國房地產研究首席研究員李戰北京:“北京在過去的十年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在過去的十年當中,北京人口淨增551萬,相當於平均每年進來的人口是55萬,這55萬對房子的需求,這是多麼大的一筆要求。”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 首席研究員李戰軍以北京每年新增人口55萬,按照平均每人50平米的住宅面積估算,每年至少需要2700萬平米的交易量來供給。中國房地產研究會 首席研究員李戰軍說:“現在北京的新房交易量,上海的交易量也都在1800、1700、2000萬平方米上下,2300平方米,隨著調控的年歷有的年份產生很大的波動。這裡還沒有講老北京市民改善性需求的要求。”由此李戰軍擔心,新國五條的初衷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大擊投機,但結果很可能會打擊到群眾自住、改善置業的合理需求。特別是增值部分20%個稅,最受影響的,恰恰是剛需人群。
關於稅費的問題,業界也存在頗多爭議。前不久,財新網記發布的房地產業稅費增長的統計結果受到廣泛關注,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近十年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到:這十年間,僅針對房地產業征收的五大稅種,從2003年的900多億元,上升到2012年的1.01萬億元,增長1022%。五個稅種收入合計佔稅收收入的比重,從2003年的4.5%,提高至2012年的10.1%。(圖表注明財新網記者王長勇提供)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首席研究員 李戰軍
李:我們現在沒有看到政府對房地產的費稅有實質性的下降,而是年年費稅在不斷地提高,房地產業的費稅實際上是支撐著中國財政的費稅,在這個費稅之外還有一塊,就是土地出讓金,每年大體上3萬億的土地出讓金這個流入到政府的口袋,所以,費稅不減怎麼能夠評議房價。
顧雲昌提出,當前最緊要的不是繼續加征稅費,而是要對不合理的稅制進行結構性調整。
顧:結構的不合理和總量的這個過多,我認為是房地產稅收的一個問題。那麼結構的問題就是說,我們主要是在保有環節沒有稅收,所以導致很多的持有房產投機投資,那麼在開發環節的稅費混雜,流通環節的稅率很高,這樣導致了流通也不暢,開發環節混雜這些行為,而持有環節不足。所以房地產稅收體制改革勢在必行。所以說體制改革,我想除了不應該在總量上增加稅負以外,因為最終的稅最終都是老百姓承受的,開發商的中間過一下。總量上絕對不能增加的,要理順這個稅收的結構,我認為這是下一步房地產稅收體制改革的重點。
新國五條一出,就引發了市場極大的震動,假離婚,假合同,各種對策層出不窮。而其中二手房個稅20%的方案,更是產生了立竿見影的結果,一些剛性需求,從二手房市場轉移到了新房市場,一下子拉高了新房市場的溫度。有剛需的購房者擔心的是,如果房價上漲的大勢不變,那麼這20%稅費就會是買房者承擔。因為經濟學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現在我們還無法確定,政策具體實施后對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影響,但是,就目前的短期效應來看,新房房價被迅速推高,租房市場也水漲船高,我們暫時還沒有看到消費者從中獲益。其實無論是什麼樣的手段,市場最終會遵循著它自身的規律起伏漲跌。我們希望看到,在新國五條從發布到具體落實的過程中,相關部門能夠實事求是制定符合政策初衷的明確細則。
- 浙江冤獄事件當事人:誤判后孕妻離婚孩子被流產(圖)
- 圍觀明星婚姻 “被家暴”“被離婚”傳不停(圖)
- 丈夫疑妻為同性戀 起訴要求與其離婚
- 離婚就是要買房? 網友稱婚姻成反調控工具
- 離婚——房是“小三兒”還是“托兒”?
- 專家:為買房假離婚涉嫌逃稅甚至構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