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3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1%,較上月3.2%漲幅有較大回落,重回“2時代”。接受羊城晚報採訪的知名專家分析,這顯示近期通脹不會大幅攀升,但由於CPI統計不包含住房價格變動,因此還不能完全反映市民面臨的價格壓力。
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1%。其中,CPI的主要“推手”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7%,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0.88個百分點。具體而言,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2.9%(豬肉價格下降5.5%,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18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下降10.3%。
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房租的升幅要高於CPI整體的升幅。具體而言,居住價格同比上漲2.9%。其中,住房租金價格上漲3.7%,水、電、燃料價格上漲2.2%,建房及裝修材料價格上漲0.9%。
與上月相比,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下降0.9%,是近5個月來首次環比下降。
上月發布的我國2月CPI同比曾走高到3.2%,創下10個月來新高,引起通脹抬頭的疑慮。今早,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院長陸軍教授對羊城晚報記者分析,此前CPI走高主要是受春節需求旺盛等季節性因素影響,節后食品價格回落拉低了CPI,表明短期內通脹暫不會大幅攀升。需要注意的是,2.1%的漲幅表明物價仍在上漲,而此前積累的貨幣流動性仍較大,目前股市低迷、樓市投資受遏制,一旦出現漲價預期,這些貨幣流動性仍可能通過各種方式推高物價,當前對物價壓力仍需保持警惕。
近期“國五條”新政影響樓市價格波動,不少市民感覺“錢袋子在縮水”,為何CPI漲幅反而走低?陸軍表示,這是因為CPI統計存在不足,它雖然包含了租金價格變動,但並不包含住房本身價格的變動,難以完全反映市民的價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