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 債務風險引關注--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 債務風險引關注

2013年04月17日07:37    來源:中國廣播網    手機看新聞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今天宣布,確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為Aa3不變,但將前景由“穩定”下調到了“負面”。穆迪發表的新聞稿中說,預計中國今年到明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是GDP將增長7.5%至8%。同時對於金融系統更審慎、有效的監管措施以及更廣泛領域的改革將防止經濟不平衡的擴大,減輕經濟硬著陸風險。

好話說完之后,穆迪表示很擔心。它說,可能有一些負債會影響中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質量,妨礙經濟向更平衡和更穩定的增長方式轉變。另外,土地財政使地方財政健康程度下降。穆迪並不是第一家下調中國評級的國際評級機構。

就在上周,惠譽將中國的長期本幣信用評級從AA-降到了A+,惠譽也成為1999年以來首次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的大型國際評級機構。接連兩家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中國評級,為什麼?雖然中國地方政府存在債務風險問題,是否有夸大的可能值得商榷。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張茉楠對此發表評論。

接連兩家大型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中國評級,有人認為這是陰謀論,也有人說這叫我們感覺特別沒面子,您的觀點?

張茉楠:我認為還是要客觀理性的看待,現在很多輿論都認為穆迪和惠譽可能是落井下石或者叫事后諸葛,但是我覺得之所以他們這麼做,就証明中國的債務風險確實應該成為我們關注的一大問題。能夠正視問題,能夠擺正態度,這才有利於我們解決問題,所以說我認為中國還是應該對於當前的債務問題有所警示。

是不是人為的放大了中國當前存在的債務風險?

張茉楠:如果是從財政赤字率和債務比率來看,中國現在確實還沒有達到這個國際警戒線,但是中國最大的問題也就像惠譽他們談到的,就是債務不透明,這個才是中國債務問題的最大風險所在。我們現在看,無論是地方融資平台還是中國現在審計署或者銀監會,他們都在對中國現在的地方債務進行統計,但是說法不一,而且包括一些研究機構對於地方債務的問題其實也有很多版本。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沒有把問題搞清楚,連政府的債務規模到底有多大我們還沒有搞清楚,這才是問題所在。

還有一個問題,現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以中央政府為擔保和地方政府為擔保的擔保體系,那麼省級以下的地方財政實際上都有相當大的融資權,而且因為沒有預算的軟約束限制。很多地方政府能夠通過繞開預算法來大規模的舉債,而且很多地方政府通過各種形式的,比如說挂帳或者是擔保資產,產生了很多的非顯性的債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或有負債。由於各級政府之間的責權不明確,事權也是不明確,一旦出現債務風險的話,勢必會由地方財政轉移到中央財政,直接威脅到中央財政的安全,所以說從債務的傳導機制和債務不透明的角度來看,實際上中國的債務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責編:薛白、李海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