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流動領域商品質量檢測情況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其中浙江雙槍等廠家生產的13款涼席被檢出致癌物甲醛超標被下架的消息更是使得大家對於居家生活的健康安全產生了質疑。事實上,從近年來的質量檢測報告中可以看出,即便在家裡也隨時可能與“毒”同房,而家庭所用的材料、家具、裝飾等物品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毒源。
瓷磚輻射防不勝防
據不久前國家工商總局對目前市場上瓷磚的放射性劑量水平的監測結果顯示,有一成的瓷磚輻射超標。
據了解,瓷磚會放射出一種叫鐳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是瓷磚的原材料裡含有的。比如礦石中,還有作為乳化劑的鋯英砂中都含有鐳。鐳經過衰變會產生氡,氡進入人體呼吸道后,在體內對人造成輻射,破壞人的呼吸系統。如果人體長期吸入大量的氡,它在人體內部的輻射會使細胞發生變異,進而導致肺癌。
根據相關規定,市場上在售的瓷磚,在店鋪現場應該備有廠家提供的檢測報告,並在標簽上注明放射性具體屬於何種等級。但事實上,記者近日陪同買家走訪了廣州寶崗大道、番禺吉盛偉邦等部分大型賣場,卻鮮有看到這一類型的檢測報告。在寶崗大道一個大型賣場中,記者接連走訪了場內的鷹牌、馬可波羅、利華等幾大瓷磚品牌門店,以買家身份要求出示檢測報告時,均被店員以各種理由拒絕。“我們賣的瓷磚肯定是通過質量檢測的,也有檢測報告,質量是絕對有保証的。”在寶崗大道賣場二樓的鷹牌瓷磚門店中,一位女銷售員向記者承諾,但被要求出示檢測報告時,得到的答復卻是“報告她沒有權限拿出來,如果下單了可以報告領導再出示。”
而在另幾家品牌門店,記者得到的答復也相似。甚至有些品牌門店的銷售人員也並不了解檢測書。在要求出示報告時,就有店員表示“他也沒見過這樣的檢測書”。
而記者在暗訪中也發現,除了瓷磚門店鮮有檢測書出示外,買家方面對於瓷磚的輻射關注程度也較低。在寶崗大道賣場中,記者隨機採訪了五起入店選購的買家,除了一起買家知道瓷磚輻射能致癌外,其余四起都僅關注品牌以及價格。“好像石材才會有輻射吧,瓷磚輻射我還真不知道。”一位陳小姐在接受記者調查時表示,她新房裝修已經選好了瓷磚,選購的是馬可波羅瓷磚,而在購買時也並未要求門店出示檢測報告。“我回去查一下,如果真有瓷磚輻射我會回去要求看檢測報告。”
事實上,有專家提出,在購買瓷磚時除了查看檢測報告外,還應該在裝修時對於瓷磚的使用有更全面的認識。一般瓷磚除了鐳外,還有釋放出一種氡,在室內一般都會懸浮在距離地面一米以下的區域。因此,在兒童房就應盡量不要鋪設瓷磚,同時在房間內,如果床鋪高度在1米以下,也會處於氡的輻射范圍內,應該多開窗戶通風。此外,據了解,在所有的瓷磚中,拋光磚中超白磚的輻射能力最強,而彩釉磚表面放射性元素氡的析出率也比普通磚要高。
床墊也有可能是毒源
今年4月,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對在北京市場和網絡上熱銷的50種床墊產品進行抽樣檢測,其中包括37件彈簧軟床墊以及13件棕纖維彈性床墊。檢測結果顯示,50件床墊樣品中,有25件樣品質量存在問題,不合格率高達50%。其中,測出8件樣品床墊的甲醛超標,最高的超標達30%。甲醛超標的床墊包括“豪雅達”、“強力至尊”和“貝恩諾”3款樣品,通州通順明珠建材市場銷售的“澳萊雅泰”和“惠寶”兩款樣品。而網絡市場上,在京東商城上千意愛家具旗艦店銷售的“千意愛”樣品,以及亞馬遜上蕾舒丘比特銷售的“蕾舒”樣品等都被檢出甲醛超標。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標准的要求,床墊產品中甲醛釋放量不得高於0.050mg/m2·h。甲醛含量過高的床墊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會逐漸釋放出游離甲醛,對人體產生危害。據專家透露,彈簧軟床墊的甲醛超標問題主要是出在鋪墊料。如果在生產床墊過程中使用本身就已經甲醛超標的布料、海綿作為鋪墊料,填充出來的床墊必定也是甲醛超標。
據了解,一些以椰棕或山棕做鋪墊料的床墊,甲醛超標特別厲害。專家指出,其主要的原因是在棕片的制作過程中,部分廠家為了增強棕片的強度和硬度,盲目加入了大量的膠粘劑,雖然這樣處理后棕片的物理性得到了提高,但膠粘劑中的甲醛成分也會在使用過程中不斷釋放,造成嚴重超標。
床墊甲醛超標的危害極大。“我們家小孩子有一段時間眼睛總是又紅又痛,而且喉嚨一直發炎。”黃小姐就是床墊甲醛的受害者之一,據她介紹,當時黃小姐家人就懷疑家裡有甲醛,但用了不少去甲醛的法子卻一直不見效,后來請了專業的檢測公司才發現,是新買的床墊出問題。事實上,記者在金海馬、高德美居等賣場抽訪發現,絕大部分買家在購買床墊時都對於甲醛問題全然不知,隻考慮床墊的硬度與款式,對於填充物也不甚了解。
專家指出,床墊是否存在問題是比較容易可以看得出來的。首先價格低的床墊肯定就有問題。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檢中心主任宋廣生就認為,一張1.5米*1.9米的床墊,為了保証填充物的質量,付出的成本至少也要400-500元,如果低於這個價格,原料來源就會有問題。此外,如果在打開床墊包裝物裡,聞到有刺激氣味或者是霉變腐爛的味道,也肯定是填充物中使用了不合格的軟質材料。
坐著沙發也可致癌
坐著沙發看電視聽音樂本來是一件享受的事情,但如果你家的沙發是布質材料或者鋪上紡織品那就得注意的,隨時那裡就是一個家庭的毒源。
在今年初,就曾有一次針對市場上銷售的家用紡織品類商品進行的質量監測,而在抽檢中共有49批次紡織品不合格,其中4家企業被檢出5批次產品中有致癌物質。
據了解,部分紡織品會含有“芳香胺”的偶氮染料,這種染料在與人體長期接觸中,可能會被皮膚吸收,並在人體內擴散,在人本正常代謝所發生的生化反應條件下,可能發生還原反應分解出致癌芳得胺。記者了解到,這種偶氮染料是合成染料中品種最多的一類,有很多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陽離子染料都是偶氮染料。偶氮染料具有很廣的色譜范圍,包括紅、橙、黃、藍、紫、黑等,色種齊全,色光良好,並有一定的牢度。因此廣泛應用於多種天然和合成纖維的染色和印花中。
最為可怕的是,可分解芳香胺的毒性和致癌性遠強於甲醛。甲醛盡管有毒,但也具有刺激性氣味,比較容易分辨,而且易溶於水,一般來說,如果紡織品有甲醛,用水清洗就可以去除大部分。但是可分解芳得胺染料制成家紡后,不但不溶於水,而且無色無味,不但從外觀上無法辨認,也沒辦法從氣味上分辨出來。而且這種染料在與皮膚接觸后,可引發多種惡性疾病甚至致癌。可以說,不合格的家紡是家庭生活中隱藏最深的毒源。
長期以來,包括床上家紡、沙發鋪墊甚至是窗帘,在購買過程中都不太受消費者的重視。事實上,對於這一類的用品更應該提高警惕,除了選擇大品牌外,還要注意其質量檢測証書以保障身體不受慢性毒害。記者 蔣勁勁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