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長6.8%
5月1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數據:用電量416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比去年同期高3.1個百分點。這一數字比3月份僅2%的增幅明顯回升,也將1至4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幅拉升至4.9%,但仍低於去年同期6%的增幅,為近年較低水平。
作為經濟運行的“晴雨表”,用電量回升說明了什麼?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
制造業增長較慢,用電量難以恢復到正常水平
1—4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63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用電量回升,雖受去年同期的低基數影響,但也說明我國經濟正小幅溫和回暖。”牛犁說,“現階段來看,電力消費的彈性還是接近於1甚至是大於1的。”
目前仍處於金融危機以來的深度調整期,經濟增長還在向著自主動力回歸。而經濟增速放緩,特別是其中的制造業增長較慢,用電量就難以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因為制造業用電量是大頭,沒有足夠起色的話,整體用電形勢也就難以好轉。”牛犁說,4月份工業用電量增長7.66%,但是前4月累計增速則是4.66%,說明4月份的增長仍然只是恢復性的。
相對而言,服務業用電量增速仍然比較快,前4月達到9.1%。牛犁認為還是不錯的。相對而言,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2225億千瓦時,增長2.4%,要慢得多。以往同期,服務業加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大體上都是兩位數的增速。
牛犁認為,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增長這麼慢,可能與推行了階梯電價、天氣變化等特殊因素有關。不然現在城鄉居民生活在不斷改善,整體用電應該保持較快的增速。
雖然最新數據顯示經濟有所好轉,但經濟復蘇力度仍然較弱
牛犁指出,現階段我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和平穩增長階段,與工業制造業密切相關的電力消費增幅放緩符合這一趨勢。
“雖然最新數據顯示經濟有所好轉,但經濟復蘇力度仍然較弱,仍較多依賴政策支持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與政策密切相關的房地產。”牛犁說,我國實體經濟面臨產能過剩和增長動力不足等問題,要求從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激活微觀主體增長動能,推動經濟結構轉變。
現在我國能源結構中七成還是燃煤,結構調整任重而道遠
值得注意的是,前4月,全國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828小時,增加99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633小時,減少74小時。
“水電作為清潔能源,設備利用增加肯定是個好事。”牛犁說,“但是這個數字去年同期因為來水不足是下降的,說明今年增加的這99個小時,很大程度是基數原因造成的,實際上增加的並不多。”
現在我國能源結構中七成還是燃煤,一成多石油,5%的天然氣,剩下一成是所有的可再生能源。能源結構調整任重而道遠。 記者 熊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