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一系列低於預期的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引人關注。上周末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和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的《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2013年中期)》報告稱,中國宏觀經濟無法依靠政策寬鬆與刺激來重返經濟持續復蘇的軌道,亟待進行更深層次的經濟體制改革。
“與以往不同,2013年宏觀經濟在復蘇的進程中呈現出十分復雜的運行狀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誠信首席經濟學家毛振華在報告會上指出。
盡管如此,報告對全年中國經濟仍然持審慎樂觀態度,並將GDP增速預期定在了8.1%。報告稱,2013下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好轉帶來的外需改善,城鎮化改革帶來的房地產市場景氣上揚、中國各項深層次改革全面推出帶來的信心回升和預期逆轉等因素,中國經濟依然存在增速反彈的基礎。
“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7.5%是沒有問題的,區間應該是7.5%-8%之間。”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在報告會上則直言,全年經濟增速超過8%存在難度。
對於當前經濟的回落,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此前表示,內生增長動力不足是經濟增速回落的關鍵。
對於全年經濟形勢,報告認為,宏觀經濟沒有突破底線——結構性失業雖有所加劇但總體性就業沒有惡化﹔價格水平回落,但沒有出現通貨緊縮﹔局部風險有所加劇但系統性風險有所緩釋﹔產能過剩步入新時期,但企業並沒有全面步入負利潤時代。
“在此背景下,2013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應從短期‘穩增長、控通脹’等目標,轉向中期‘促改革、控風險’和‘調結構’之上。”毛振華表示。
“中國經濟改革和經濟轉型的時間窗口不會永遠打開,給我們留下的時間不多了,所以改革和轉型其實是非常緊迫的。”國家信息中心宏觀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在會上直言。
王一鳴同樣指出,在“擴張性財政、擴張性貨幣政策空間越來越小了”的情況下,政府必須考慮“放鬆管制,從體制變革入手,強化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加強市場的競爭程度,通過競爭來淘汰落后,增強供給的效率和彈性,通過供給來創造新的需求”。
“在政策層面,則要推進產業大規模的兼並重組,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研發平台,拓展生產型服務業發展的空間,並轉移過剩產能。”王一鳴建議。(記者/劉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