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六月飛雪” 下半年料低速增長--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中國外貿“六月飛雪” 下半年料低速增長

2013年07月11日08: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如果說綿延多日的陰雨只是讓人感受到些許涼意,10日公布的6月份外貿進出口數據,則讓人碰觸到了冬雪般的寒冷。

6月當月,中國進出口總值下降2%,其中出口下降3.1%,進口下降0.7%,這一糟糕表現超出了國內外多個機構及媒體的預期。盡管同時公布的上半年外貿表現仍微超年度8%的目標,但1至4月份對港套利貿易導致的數據虛高已成為各界共識。

“雖然單月的數據仍有可能存在偶然因素及疊加因素,但這一表現,仍能說明中國外貿形勢嚴峻。”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李健如是說。

對於嚴峻的外貿形勢,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將其首先歸咎於外部市場需求的持續低迷。鑒於外貿出口表現高度仰賴外部市場的特性和大量調查數據的支撐,這一結論自然站得住腳,但一些內部原因同樣值得高度關注。

如,有跡象表明,作為實體經濟范疇的外貿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近來進一步凸顯。這一矛盾在近期所謂“錢荒”事件中進一步放大。融資障礙壓縮了外貿企業本就微薄的利潤率,與人民幣快速升值、勞動力等綜合成本持續上漲等因素糅在一起,成為壓垮很多外貿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再如,上半年人民幣升值的一度加速,已然成為很多出口企業的夢魘。鄭躍聲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到6月28日,人民幣兌美元、兌歐元、兌日元匯率中間價分別較去年年底升值1.7%、3.3%和16.7%。人民幣持續升值預期的存在,使很多外貿企業不敢接單,勢必累及未來數月的外貿表現。

與此同時,進口表現的不彰,也進一步印証了國內需求的持續疲弱。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7%,連續第16個月“負增長”。需求疲弱的背后是大量過剩產能的累積。有輿論甚至認為,本輪產能過剩可能比1998年后的那次更為嚴重,這一勢頭,不能不讓人警覺。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本月9日在廣西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時稱,統籌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十分重要。李克強強調,穩增長可以為調結構創造有效空間和條件,調結構能夠為經濟發展增添后勁,兩者相輔相成﹔而通過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則可為穩增長和調結構注入新的動力。這被輿論廣泛解讀為官方矢志在堅持調整結構、促進改革的同時穩定經濟局勢。

“我們國家的對外貿易需要在轉方式、調結構上下功夫,力爭穩住我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的總體份額。”在10日國新辦發布會上,鄭躍聲說。

具體而言,如何加大對包括外貿出口企業在內的實體經濟的支持,成為未來一段時期外貿表現能否轉好的關鍵因素。而如何在推行金融改革的同時充分照顧到外貿出口企業的權益,無疑將影響中短期內外貿企業的接單量。

之於外部市場,鑒於美國經濟緩慢復蘇、日本經濟稍有提振,而受債務危機拖累的歐盟“最壞的時刻”已然過去,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同樣在緩慢增長,下半年中國外貿出口表現或將呈現低速、緩慢的增長。(記者 石岩)

(責編:聶叢笑、喬雪峰)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