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7月19日電 (記者田俊榮)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
央行決定,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改變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基礎上加點確定的方式,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央行決定,為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暫不作調整。
央行表示,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定價的空間將進一步擴大,有利於促進金融機構採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利於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
怎樣看待放開貸款利率管制(政策聚焦)
制圖:蔡華偉
這是一條在預期之中,但沒想到來得這麼快的重磅消息。
此前,國務院辦公廳7月5日發布的《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資金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僅過了半個月,中國人民銀行就於7月19日晚間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
這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又一重要裡程碑,對於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為何此時放開利率管制
“通俗地說,利率市場化就是利率水平由市場上資金供求關系而不是某個管理機構來決定”,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
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始於1996年,目前,央行僅對人民幣存款利率上限和貸款利率下限進行管理,商業銀行在此前提下可以自主決定利率浮動的水平。去年6月和7月,央行進一步擴大了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其中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為基准利率的0.7倍。
“總體看,我國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宏微觀條件已基本具備”,在談及此次改革的背景時,央行有關負責人分析,“從宏觀層面看,當前我國的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價格形勢基本穩定,是進一步推進改革的有利時機。從微觀主體看,隨著近年來我國金融改革的穩步推進,金融機構財務硬約束進一步強化,自主定價能力不斷提高,企業和居民對市場化定價的金融環境也更為適應。”
實體經濟能否受益
“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有利於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連平認為,一方面,貸款利率下限取消后,大企業和資質較好的中型企業在與銀行議價時將更佔主動,有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在當前經濟運行存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此舉有利於發揮‘穩增長’的作用。”
另一方面,由於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后,大中型企業議價能力增強,而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通常能上浮10%—30%,這樣一來,銀行將會把更多的信貸資源轉向小微企業,有助於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而千千萬萬小微企業發展好了,就會為增長和轉型裝上更多“助推器”,打開更廣闊的就業大門。
央行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機構與客戶自主協商定價的空間將進一步擴大,有利於促進金融機構採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並不斷提高自主定價能力,轉變經營模式,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大對企業、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時,也為金融機構增加小微企業貸款留出更大的空間,提高小微企業的信貸可獲得性。
令人關注的是,此次改革,沒有對現行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作出調整,其利率下限仍為基准利率的0.7倍不變。央行有關負責人解釋說,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央行對個人住房貸款實施有效的政策引導和審慎性監管,要求商業銀行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因此,仍繼續保留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下限。
此次改革,不再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設立上限。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2004年10月,在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限時,考慮到當時城鄉信用社貸款定價機制尚不完善,暫時保留了對其貸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從實際情況看,目前農村信用社實際貸款利率已極少觸及上限,放開貸款利率上限后,涉農貸款利率不會大幅提高。”
銀行利潤是否受到影響
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后,各家銀行會不會爭相降低貸款利率,打響價格戰,從而收窄存貸款利差、減少利潤呢?
“取消貸款利率下限,會對銀行的存貸款利差帶來一定壓力,但這種壓力在目前不大”,連平說,時下社會融資需求比較旺盛,信貸資金還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銀行執行基准利率和上浮利率的貸款佔貸款總量的比重高達70%—80%。“在這種情況下,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后,貸款利率不可能出現大幅下滑,再加上這次改革沒有動存款利率上限,因此對銀行利潤的影響較為有限。不僅如此,如果有的銀行能化壓力為動力,大舉進軍小微企業信貸領域,積極調整客戶結構,甚至有可能取得比現在更好的業績。”
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將給百姓帶來什麼?連平認為,取消貸款利率下限有利於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與百姓生活緊密相連的消費信貸利率也可能會有所下調。
為何沒放開存款利率
此次改革沒有進一步放開對存款利率的管制。對此,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主要考慮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影響更為深遠,所要求的條件也相對更高。“從國際上的成功經驗看,放開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最為關鍵、風險最大的階段,需要根據各項基礎條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實施、有序推進。”
存款利率管制的取消,被稱為利率市場化改革最驚險的一跳。上世紀70年代美國放開存款利率管制,出現了幾千家銀行因利潤縮水而倒閉的現象。2003年以來,我國金融機構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尚未完全到位,同時存款保險制度、金融市場退出機制等配套機制也正在逐步建立過程中。“央行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場化所需要的各項基礎條件,穩妥有序地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這位負責人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