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血不足
隻好虧待控制情緒的大腦皮層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杜克高壓醫學雜志和環境中心主任克勞德·皮安提多西,曾經做過熱浪對人體影響的研究,“通常情況下,人體有著自動調節體溫的機制。首先是傳導,通過將熱量運送到皮膚表面,之后,通過對流的形式,將這些熱量散發到空氣中。”
“但是周圍溫度越高,散熱就越難進行,當氣溫超過體溫之后,外界的熱量就反而會流入人體了。”皮安提多西說。
杭州市疾控精神科的汪永光醫師告訴記者,當外界的溫度高於人體體表溫度(一般在36℃、37℃左右)的時候,身體就會大量調動自身資源,來散熱。“這個時候,人的血液,會調動到外周系統,幫助排解熱意。”
但是人體內的供血,是“計劃經濟”,在資源份額減少的情況下,大腦的保護機制就啟動了,它將重新分配大腦各個部位原本享有的血供量。
分配原則是這樣的——
依據大腦結構的重要程度,首先保証大腦內部、后部,相當於人的中央處理器的生命中樞機構,能夠正常運行。
這麼一來,大腦皮層部分的血供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大腦皮層,是隻有高等動物才具有的大腦機構,它控制著人的行為決策和情緒管理。
如果皮層供血不夠,人就會不由自主地出現問題——情緒失控。大腦皮層不工作了,人就會表現出更多的動物性,思維能力下降,一觸即爆的可能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