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企業“年齡”不到五歲(經濟聚焦)--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半數企業“年齡”不到五歲(經濟聚焦)

成  慧

2013年07月31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半數企業“年齡”不到五歲(經濟聚焦)

  數據來源:國家工商總局

  制圖:蔡華偉

  作為市場經濟活躍細胞的一家家企業,其存活情況如何?企業的年齡層次是什麼結構?什麼行業更穩定,行業之別有多大?

  7月30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全國內資企業生存時間分析報告》,對2000年以來全國新設立企業、注吊銷企業生存時間進行綜合分析,繪制了一份企業的“生命周期表”。

  半數企業“年齡”在5歲以下,企業成立后3—7年是生存“瓶頸期”

  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五成企業生存時間不足5年,企業成立后的3—7年死亡率較高。

  截至2012年底,我國實有企業1322.54萬戶。其中,生存時間5年以下的企業652.77萬戶,佔企業總量的49.4%﹔5—10年的435.24萬戶,佔企業總量的32.9%﹔10年以上的234.52萬戶,佔企業總量的17.7%。

  總體來看,我國大部分企業較為“年輕”,生存時間在1年以下的企業佔14.8%,“年齡”在2年和3年的企業分別超過10%。

  從2000年以來新設立企業退出市場的情況看,其死亡概率呈倒“U”型分布,即前高后低、前快后慢態勢。企業成立當年的平均死亡率為1.6%,第二年為6.3%,第三年最高,為9.5%。企業成立后的3—7年死亡率較高,維持在8%以上。7年之后,死亡概率漸趨平緩,下降到8%以下。

  企業在成立后的第三年開始進入死亡高發期。從各地區情況看,多數地區企業生存危險期為第三年。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企業壽命眾數為3年,即企業成立后第三年死亡數量最多,死亡率達到最高。

  另外,企業成立后3—7年是生存“瓶頸期”,也是企業能否進一步成長、發展的關鍵期。

  不同行業平均壽命分化嚴重,住宿和餐飲業死亡率較高

  從2008年初至2012年底,全國累計退出的企業中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數量最多,達142.84萬戶,其次是制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這3類行業合計退出企業248.54萬戶,佔退出企業總量的63.0%,構成企業退出市場的主體。

  從2008年初至2012年底,傳統服務業平均壽命為6.32年,現代服務業由於行業特點不同,內部各行業平均壽命差異較大。如金融業,由於准入門檻高、企業實力強,平均壽命為8.84年,是目前統計中最“長壽”的行業。

  相比金融業,房地產中介服務業在房地產行業中數量比重大,准入門檻低,對經濟環境和國家房地產宏觀政策調整比較敏感,企業進入退出比較頻繁,致使房地產行業平均壽命較低,為4.49年。

  此外,報告分析顯示,採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等行業由於存在一定的進入壁壘,如資金、技術和政策限制等,行業競爭較少,發展較為平穩﹔而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等行業經營服務對象受地域等因素影響較高,競爭較為激烈,死亡率較高。

  企業規模越大,存活率越高

  企業生存問題尤其是中小企業生存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國外對此有許多調查研究。據美國《財富》雜志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62%的企業壽命不超過5年,隻有2%的企業能存活50年﹔日本《日經實業》的調查顯示,日本企業平均壽命為30年。

  對10個經合組織國家的數據分析發現,20%—40%的企業在最初2年之內就會退出市場,40%—50%的企業可生存7年以上。通常來說,在一個給定的市場,在1年之內大約有5%—10%的企業離開市場。總體來看,我國企業的生存規律與這些國家相近。

  另外,國內外企業生存時間研究表明,企業規模越大,存活率越高,這可能與行業進入政策、規模經濟、技術等的壁壘等原因有關。

  對比我國注冊資本分別在100萬元以下、100萬—1000萬、1000萬以上的企業存活率,大規模企業由於抗風險能力比小規模企業強,其生存曲線較為平穩。到第十年,這三類企業的存活率大約是40%、65%和90%。

  國外的情況同樣如此。美國世界500強企業平均壽命40—42年,而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到7年,一般跨國公司平均壽命10—12年。歐洲存活5年以上的中小企業隻有50%。

(責編:郝帥、喬雪峰)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