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農民轉為市民人均公共成本約13萬元--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社科院:農民轉為市民人均公共成本約13萬元

2013年07月31日08:10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社科院:農民轉為市民人均公共成本約13萬元

昨天,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約13萬元,預計2030年前我國有3.9億農民需要市民化。以此粗略計算,市民化所需公共成本約51萬億元。

市民化公共成本

東部社保成本人均4.6萬

報告指出,農業轉移人口到城鎮定居生活並獲得相應福利待遇和均等化公共服務,需要進行各種經濟投入。這種市民化成本主要包括公共成本(政府成本)和個人成本兩部分。

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約為13萬元,其中東、中、西部地區分別為17.6萬元、10.4萬元和10.6萬元。

經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測算,為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東、中、西部地區的年人均公共服務管理成本分別為1623元、505元和465元,全國平均為806元﹔年人均城鎮建設維護成本分別為716元、603元和547元,全國平均為677元﹔人均社會保障成本分別為45547元、34362元和39832元,全國平均為41356元﹔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城鎮就學的人均新建學校和義務教育成本分別為15066元、12384元和12616元,全國平均為14180元﹔人均住房保障成本分別為15214元、9512元和10305元,全國平均為12011元。

市民化個人成本

東部生活成本每年2萬

另外,農民市民化過程中也有一定的個人成本。

據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測算,我國東、中、西部城鎮人均生活發展成本分別為2萬元/年、1.5萬元/年和1.6萬元/年,全國平均約為1.8萬元/年。

報告表示,絕大多數農民工還需要集中支付一筆可觀的購房成本,按房屋建設成本價計算,東、中、西部城鎮也分別需要12.6萬元/人、8.4萬元/人和9.1萬元/人,全國平均為10.1萬元/人。

- 釋疑

農民轉為市民意味著什麼?

昨日發布的報告指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就是農業轉移人口轉變為市民的過程,即變農民為市民的過程。

由於成本障礙、制度障礙、能力障礙、文化障礙、社會排斥以及承載力約束等方面的影響,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嚴重滯后。2011年全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程度僅有40%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在政治權利、公共服務、經濟生活、文化素質等方面與城鎮居民的差距均較大。2012年,全國按戶籍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僅有35.29%,若按城鎮中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程度平均為40%推算,中國真實的完全城鎮化率隻有42.2%。

- 建議

改革戶籍推“階梯式”獲益制

“目前,戶籍制度的最大問題在於,它是門檻式的,即在沒有獲得戶口的時候,什麼權益都不能享有。”昨日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的戶籍制度改革應從原來的“門檻式”過渡到“階梯式”,使原來的“高門檻、一次性”獲得所有權益的方式過渡到“低門檻、漸進式”地獲得權益。

報告稱,教育、公共衛生等影響一生發展的權益,要優先給予。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是以個人繳費為基礎的,權利與義務對等,不會對當地財政帶來負擔,隻要持有居住証的居民就可以參加這些保險項目。對於有財政補貼繳費的項目(如城居保),中央政府應該研究制定全國統一的最低標准,且補貼外來人口參加各類保障項目。

 

(責編: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