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際快速通道拉近城鄉距離
就地城鎮化典范——振興新區
編者按:
上半年以來,美國第五大城市、著名汽車城底特律的破產引起了世界的關注。2013年7月18日,底特律正式申請破產,成為美國規模最大的城市破產案,各地媒體紛紛報道猜測,各路專家也給予關注,分析底特律從昔日的輝煌走到今天破產的原因。
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的中國,“新型城鎮化”正在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根據十八大精神,城鎮化建設將成為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載體,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而底特律的破產,也給了目前正在推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中國以很大的警示,借鑒底特律的經驗教訓,盡量避免在城鎮化建設中少走彎路。
在全國“新型城鎮化”的熱潮中,上黨城鎮群建設成為三晉大地城鎮化建設的一大亮點和熱點。“十二五”期間,長治縣將按照長治市委、市政府構建“五宜長治”的城鎮化建設戰略,充分發揮與市區“零距離、無縫隙”的區位優勢,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形成以“一軸兩區”為主體的城鎮空間布局,在全縣域內形成城市田園化、田園城市化的新特色。到2015年,全縣城鎮化率將提高到75%以上。
今天,我們走進長治縣,新型城鎮化建設正如火如荼,與大洋彼岸的城市破產形成鮮明的對照。在此消彼長的情勢中,長治縣的城鎮化建設又能給人們哪些啟示?這是本期文章所要關注的問題。
A 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范式——“一軸兩區”為主體的城鎮空間布局
城市建設,規劃先行。長治縣把全縣483平方公裡當作一座城,做好連接長晉、城村融合、彰顯特色的上黨城鎮群建設大文章,全力創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范式,規劃了“一軸兩區”為主體的城鎮空間布局。
“一軸”,就是建設“市區—縣城—蔭城”貫通縣境南北的城際快速通道,通過完善要素配置和設施對接,把這條主軸線打造成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為一體的城市大通道,形成一條城市空間拓展帶、人口集中居住帶和新的產業集聚帶。到2015年,集聚全縣三分之二的人口和公共資源,打造晉東南城鎮群聯結發展的“橋頭堡”,成為三晉“一核一圈三群”的“大節點”。
“兩區”,分別是城市區和城鎮區。“城市區”圍繞“五縱十橫”城市道路框架,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與市區對接,縣城與市區連成一體,並加快韓店鎮、蘇店鎮、賈掌鎮、郝家庄鄉、北呈鄉、西池鄉、工業園區七個鄉鎮區城鄉的一體化步伐,重點打造宋家庄、原家庄、西申家庄等30個新型社區和新農村,使城市區成為長治市區向南發展的核心區域。“城鎮區”是通過快速干道、換裝旅游公路連成一線,以蔭城為核心區域,涵蓋蔭城鎮、西火鎮、八義鎮、東和鄉、南宋鄉、振興新區六個鄉鎮區,以村企合並、村村合並、村鎮集聚為模式,整合資源,區域共享,重點建設振興新區、荊圪道、蔭城等20個新農村和集鎮,形成大集鎮、新農村相間分布、點網銜接的村鎮網絡。
啟示一:2012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格局。但在城鎮化建設的實踐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城鎮化建設缺乏規劃,難以形成分工明確,布局科學合理的城鎮體系和空間格局,尤其是對鄉鎮的城鎮化建設重視不夠,重點中心鎮難以發揮其規模效益和輻射服務等功能。長治縣的城鎮化建設規劃依托區位優勢,形成大集鎮、新農村相間分布、點網銜接的村鎮網絡。這一特色,有效地避免了各種弊端和不足的發生,體現出了高起點規劃的特色。
B 產業升級改造居民遷村合並——以多元化產業為支撐的城鎮化建設
為了推進全縣城鎮化建設的步伐,長治縣委、縣政府按照省委提出的市域城鎮化和“一核一圈三群”的戰略思路,以及市委提出的打造上黨城鎮群的戰略目標,制定了“十二五”城鎮化推進規劃,並加大了城鄉統籌發展示范項目的實施力度,依托振興集團規劃建設城鄉統籌試驗點,以產業優勢帶動新農村建設,通過先行先試、積累經驗,帶動全縣城鎮化建設的發展。
振興新區成立於2010年7月6日,是以“中心村”試驗區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的發展思路建立起來的新型城鎮化農村社區,也是全省目前唯一一個以探索城鄉一體化發展和農村城鎮化之路的試驗區。振興新區轄3個行政村,總面積為6.6平方公裡,總人口5600人。其中振興村是近年來快速崛起的具有多種城鎮化功能和產業經濟優勢的中心村,該村依托振興集團的經濟優勢,實施了產業升級改造和居民遷村合並工程,振興、郜則掌、向陽3村轄區范圍內共新建新型住宅400余套,置換新增耕地400余畝,同時建設完善了教育、醫療、治安、計生、民政等各類公共服務機構,建起了商場、超市、賓館、酒店等商業服務網絡,擁有規模化大中型企業5家,使這一區域成為集群眾住宅、辦公服務、公共設施、現代化企業為一體的綜合型城鎮社區。
在產業布局上,長治縣將產業發展與城鎮化建設融為一體,先后規劃建設了北部的科工貿產業集聚園區、太行山農產品物流園區,中部縣城周邊的中國生物健康醫藥園區、國際神農中醫藥文化園區,南部的新型工業創業園區、大雄山文化產業園區、蔭城古鎮文化旅游開發區等產業園區。這些園區的建設,貫通南北,將城鄉發展連為一體,賦予了城鎮化產業基礎,有效促進了一產、二產、三產的協調發展,為統籌城鄉發展提供了經濟基礎和就業崗位,使之成為市域城鎮化建設的強大支撐。
啟示二:產業發展是城市發展的第一基礎。底特律過去曾享有世界汽車中心和音樂之都的美名,由於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使經濟有了快速的成長,成為美國輝煌的工業城市,人口數量位列全美前幾位。同樣,由於汽車工業衰退,城市產業沒有及時轉型升級,導致這座輝煌城市的日益凋敝而破產,產業支撐對於工業城市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長治縣因煤而興,但如果有一天資源枯竭,城市的前景同樣岌岌可危。可喜的是,長治縣在解放思想中及時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尤其是各大園區的建設,使城鎮化建立在了堅實的多元化產業基礎上,扎扎實實走出了一條“產業化支撐、城鎮化配套”的城鎮化建設之路。
C 建立公平的公共服務體系——讓農民過上城裡人一樣的日子
在衡量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眾多指標中,百姓的幸福指數始終是最有說服力的。
經過幾年來的實踐與探索,長治縣在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中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注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配套,使廣大群眾在城鎮化建設中得到了實惠。
近年來,長治縣持續關注民生,連續三年財政用於基礎設施及民生建設的直接支出超過7億元。到目前,長治縣是全國首家開通免費公交的縣城,是全國城鄉養老保險全覆蓋第一縣。同時,全面普及了幼兒到高中“十五年”免費教育,實現了城鄉醫療保障全覆蓋。2012年,又啟動實施了全民教育、全民就業、全民養老、全民醫保工程。今年將繼續致力於“讓更多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這一目的,集中力量辦好以下惠民實事:開通縣城至市區城際快速公交,實現市縣、縣鄉、鄉村三級公交“無縫對接”﹔實現全縣數字電視全覆蓋﹔實施原劉家山磺礦礦區生態修復工程﹔開工建設黎嶺街西延工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再提高10元,分別達到75元、85元,並為全縣80歲以上老人發放高齡津貼﹔完善城鄉低保最低保障標准自然增長機制,人均最低保障標准每人每月分別提高30元、24元,達到288元、134元。同時,建立重大疾病救助基金,對20類重大疾病、特困人員最高可獲得醫藥自費部分50%的救助,最高封頂線5萬元。長治縣已經成為了三晉大地充滿發展活力、具有發展潛力、富有人文魅力的“太行明珠、幸福之都”。
啟示三: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記者見面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回答新華社記者的問題強調,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然趨勢,也是廣大農民的普遍願望。我們強調的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新在 “人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建設關系到廣大群眾方方面面的利益,涉及教育、醫療、社保、交通、通訊、環保以及就業等等,核心都是圍繞“人”這個中心。可以說,沒有平等的公共服務,難以真正推進城鎮化,沒有戶籍制度的改革,也沒有真正的城鎮化。長治縣城鎮化建設中的探索和實踐中,保護了農民利益,實施了公平的公共服務,其可貴之處,正是落實了“人的城鎮化”這一根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