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歐盟貿易專員德古赫特在布魯塞爾出席關於中歐解決光伏爭端的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 龔兵 攝
中歐光伏產品貿易摩擦日前得到順利解決,在其他領域的“較勁”可能也將有所緩和。據國外媒體昨日報道,歐盟將暫緩決定是否對中國無線通信設備制造商展開調查,因為歐盟擔心這一舉措可能影響歐洲企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歐洲企業角逐在華4G項目
今年5月15日,歐盟貿易專員卡爾·德古赫特表示,中國的華為和中興兩家企業違反了該地區的反傾銷與反補貼規定,並准備對這兩家公司展開“雙反”調查。這是歐盟在今年4月修改了有關條款,規定其可以在沒有企業申訴的條件下,單方面自行發起調查后的首次立案。
據外媒昨日引述歐盟官員的話稱,德古赫特目前傾向於放棄這項調查,前提是歐洲企業能從中國移動建設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的項目中“分一杯羹”。
中國移動今年年初曾宣布,到今年年底將建成覆蓋100個城市以上的4G網絡。目前,包括中興、華為等在內的國內廠商及諾基亞西門子通信、愛立信和阿爾卡特朗訊等歐洲企業都在爭取獲得該項目中建設及維護4G基站的合同。競標結果預計將在9月初揭曉。歐盟方面擔心,如果啟動調查,將對歐洲企業在華業務不利。
中興稱在歐發展不會有太大影響
華為、中興此前均對歐盟指控予以回擊,稱是依靠創新、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而非價格。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此前也表示,中國電信市場對包括歐洲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都是開放的。雙方政府應為推動雙方業界的溝通與合作創造條件、做出努力,而不是阻礙和限制。如果歐方對中國企業啟動調查,損害的必然是雙方的利益。
針對歐盟延緩對華為、中興調查一事,昨天兩家公司沒有官方回應。不過,中興公司的公關人士表示,跟他此前猜想的一樣,是政治層面的東西,最終應該要和解,甚至有可能回到調查之前的狀態,對兩家公司以后在歐盟的發展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 相關新聞
商務部調整進口核?酸類 食品添加劑反傾銷稅率
據新華社電 商務部6日公布了對一項反傾銷措施期中復審的裁定結果,決定自8月7日起調整對原產於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的進口核?酸類食品添加劑所適用的反傾銷稅稅率。
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有關規定,經商務部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8月7日起將印度尼西亞希杰集團、麒麟味元食品公司所適用的核?酸類食品添加劑反傾銷稅稅率調整為93.6%,泰國味之素(泰國)股份有限公司所適用的核?酸類食品添加劑反傾銷稅稅率調整為9.9%。
核?酸類食品添加劑的主要用途為食品增鮮劑,用於味精、雞精、醬油等調味品中以提高鮮度。2012年10月29日,應中國核?酸類食品添加劑產業申請,商務部決定啟動上述期中復審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