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新聞>>國內

做好“無中生有”文章 破解“無米之炊”難題

山東武城:著力破解“三無”村集體增收難題

2013年09月11日10:08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今年集體種植的120畝油葵喜獲豐收,預計村集體能實現收入16萬元”。山東省武城縣魯權屯鎮南甘泉村黨支部書記王潤強如是說。

以前,南甘泉村是遠近聞名的無資產、無資源、無資金的“三無”村,集體無財力,公益事業無力辦,支部說話沒人聽、辦事沒人跟。2013年初,鎮黨委聘請在外經商多年的玻璃鋼制品營銷“大戶”王潤強回村擔任支部書記。上任伊始,他就發起成立土地流轉、特色種植兩個專業合作社,通過發展規模化、產業化、高效化農業,實現了富民強村,徹底摘掉集體經濟“空殼村”帽子。這是該縣著力破解“三無”村集體增收難題的一個縮影。

從去年開始,武城縣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42%的社區(村)年集體收入達到了社區10萬元、行政村3萬元的標准。今年年初,該縣在調研時發現,與已經發展起來的基礎好、潛力大的社區(村)相比,還有一批社區(村)屬於無資產、無資源、無資金的“三無”社區(村),發展集體經濟的難度大、困難多。不破解“三無”社區(村)增收難題,村級集體增收工作全面突破的目標就很難完成。為此,該縣集中力量探索無資產、無資源、無資金社區(村)增收渠道,研究制定了《關於推進“三無”社區(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實施方案》,提出了土地回收、能人回歸、強村幫扶、部門支持、村企聯合等五條村級增收新途徑,努力做好“無中生有”文章,促進“三無”社區(村)增收。

為確保“三無”社區(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實效,該縣把鼓勵支持“三無”社區(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鎮街黨委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健全完善集中調度、教育培訓、重點幫扶等工作機制,加大對“三無”社區(村)發展集體經濟的幫扶力度。結合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制度、選派農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等工作,集中開展“三聯一促”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活動,即統籌安排40個經濟強村、40個縣直部門、40個規模以上企業與40個“三無”社區(村)結成“3+1”聯系幫扶對子,並為每個“三無”社區(村)選派1名縣直機關干部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作為村級增收工作聯系人,負責協調各幫扶單位從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提供幫助,支持“三無”社區(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同時,深入挖掘各社區(村)在外人才資源,大力實施人才回歸、資金回流、創業回鄉“三回”工程,回請、返聘了35名在外的領導干部、經商人員回村任職或擔任“發展顧問”,通過提供發展信息、引進增收項目增加集體收入。

目前,該縣40個“三無”社區(村)均確立了增收項目,找到了增收路子,有31個社區(村)集體收入超過7萬元。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