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房價瘋漲掏空兩代人 專家稱年輕人不必非要買房

2013年09月11日08:25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房價瘋漲掏空兩代人 專家稱年輕人不必非要買房

8月19日,北京地鐵二號線上,一對年輕情侶望著腳下的售房傳單。本報記者 楊杰攝

8月19日,北京地鐵二號線上,一對年輕情侶望著腳下的售房傳單。本報記者 楊杰攝

編者按

近日,32歲的楊某因搶劫銀行,一審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引人關注的是這位北京的軟件設計師搶錢的目的是為了買房。楊某后來供述稱,“我買房首付差17萬元,搶劫時要30萬元是怕他們討價還價。”

這顯然只是極個別的案例。稍有理性的人都會從中思考,買房與搶劫銀行之間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但毋庸置疑,房子是壓垮楊某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現時的中國,再沒有一種商品能夠像房子一樣牽動人心。它承載的已經不是一個居住的空間,而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夢想,甚至是一種追求。它讓無數人甘心為奴,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房貸、房貸……它讓無數的家庭全家動員,它不僅嚴重影響年輕人的生活品質,而且正在掏空父母們多年的血汗積蓄。“兩代人為了一套房”,其中的辛酸與無奈不足為外人道。我們多年批評的“啃老一族”,早就因為房價的高企有了更新的定義,也有了更多的繼任者。

新聞鏈接:

北漂不堪房租壓力逃離北京

但當我們抱怨地產商與銀行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是否關注到一個數據:2010年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北京首套房貸者的平均年齡隻有27歲。很多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忙著的第一件事兒就是買房。這種急切的購房心態顯然是源於瘋狂的房價。在漫長的等待中,眼看著手中的鈔票縮水,買一套房的錢可能最后隻能買得起一個衛生間,在痛悼等待中逝去的買房機會之際,人們很難再理性看待房價。與此同時,這種購房的迫切心態也與我們安家立業的傳統觀念有關。事實上這種觀念所匯聚成的“剛需”,及舉全家之力所形成的購買力,加劇了住房市場的高燒不退,讓調控之手在與市場的博弈中疲於奔命、顧此失彼。

買房難正成為中國社會經濟中一個最深刻也最獨特的現象。在我們期盼房價下跌,更多人能一圓安居夢的時候,是不是也想想我們的住房觀念,是不是結婚一定要先有自己的住房?在經濟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是不是一定要買房而不是租房?

一位女作家的買房辛酸史——

拼命工作,也追不上瘋漲的房價

於琪說,房子就是她的夢。

這位名校畢業,在著名公關公司做項目總監的白領,也是出版過五本書的作家。她曾在網上寫了一篇“買房血淚史”,記錄了自己和丈夫林慶在北京“摸爬滾打”隻為求得一隅容身之所的經歷。萬字長文有網友看哭了,一位還在大學讀書的學生留言:這就是將來要面對的一個世界嗎?

但於琪和林慶是幸運的,在經歷了“兩萬五千裡長征”后,他們最終買到了房子。

“說實話在我長到二十七歲的人生裡,從沒有一件事如同在北京買房一樣耗盡所有心血,動用了所有努力,如果不是我們有著堅實的感情基礎,這份愛情估計會被這嚴酷的現實打擊到基本破裂。”於琪有時候不願意回顧買房的過程。

2008年於琪在北京讀完大學,當時學校旁的房價隻有9000多元一平方米﹔2010年這個數字就翻了一番,攀升至兩萬元﹔2012年更是暴漲至5萬元。說到這裡,這個從廣西來的瘦弱姑娘喘了口大氣,“有一種這幾年工作的錢都白掙了的挫敗感”。

2012年6月,於琪和當時還是男朋友的林慶決定買房。林慶是北京人,一直覺得買房這事需要和媳婦商量,所以在遇到於琪之前並沒有買房。這個單純的決定淹沒在過去幾年北京瘋漲的樓市中。林慶有時也會想,如果早一點遇到於琪,早一點買房,置業之路是不是就不會像今天這樣艱辛。

從看二手房,到和中介打交道,最后到看新房、排號、選房、公積金貸款、商業貸款……每一步這兩個年輕人都走得跌跌撞撞。直到今年5月申請貸款的時候還出了一個小插曲。

銀行規定收入証明不能是公積金和工資分開的兩張,但是林慶所在的外企有著極為嚴苛的人事制度,拒絕使用銀行提供的模板。林慶的稅后工資是12000元,申請的貸款是每月還6800元,按照銀行規定,工資稅后收入必須是兩倍還款的數目,隻憑工資的確不夠,但如果加上滿額繳存的公積金卻是綽綽有余。林慶請求銀行給公司的HR(人力資源)發封郵件溝通一下,銀行批貸款的人說了句“這不是我的工作范圍”,就啪地一聲挂掉了電話,於是陷入僵局。於琪聽到這個消息眼淚突然就嘩嘩地流下來了,她說不是因為恐懼,而是源於一種難以描述的無助。

最后兩人追加了首付,由70萬元升到100萬元。每個月還貸減少到5900多元,才算解決了貸款的難題。在這100萬元的首付裡,林慶的父母出了70萬元,剩下的30萬元是兩人工作以來攢下的錢,又向朋友借了幾萬元。“不過現在都還清了。”於琪和林慶一個月的收入有4萬元,遠高於去年公布的北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5223元。高薪的代價是化妝品都無法遮蓋的黑眼圈。於琪的電子郵箱裡每天都躺著數十封工作郵件,昨天,最早的一封來自凌晨4點。

即便是拼命工作,他們兩個也追不上瘋狂上漲的房價。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他們生活的關鍵詞就是“找房子”。他們在烈日下暴走,看著一個又一個“不靠譜”的房子,然后發現自己准備的首付越來越付不起真正的首付。

從去年6月開始看房,到9月買到房子,他們原本看中的北京東邊的二手房價格已從28000元一平方米漲到了32000元一平方米。8月他們決定買新房。於琪說,他們倆應該是最容易買到房子的那種人。林慶是北京人,有北京市戶口,工作7年以來社保和公積金完全沒有斷過,於琪雖然沒有北京市戶口,工作4年,但社保和公積金也從沒斷過。“我們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剛需,首套房,我們有相對來說比較充裕的首付,林慶甚至沒貸過款,我們買不到房子,那還有什麼人能買到啊?”

在找房的過程中,於琪幾近崩潰,她甚至開始變得迷信。她找同事算了星盤,第一次知道自己性格裡還有無所畏懼的一面,憑著這點激勵,她在第一時間去排隊拿號。

最終他們放棄了華貿城,而國風美唐開了300多套房子,他們排到了1000多號。兩個人把一切希望都壓在萬科金域上。於琪為了排到號,開始認真思考起來。

(責編:郝帥、曹華)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