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一張圖看懂APEC

韓旭陽

2013年10月07日08:32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一張圖看懂APEC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它在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會標含義

  地球用太平洋這一半代表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

  綠色和藍色代表亞太人民期待著繁榮、健康和福利的生活

  白色代表和平與穩定

  邊緣陰影部分代表亞太地區發展和增長富有活力的前景

  歷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第1次 1993年 美國 討論了21世紀亞太地區經濟展望等議題。

  第2次 1994年 印尼 確立了在亞太地區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目標。

  第3次 1995年 日本 為區域內的長期合作構筑框架。

  第4次 1996年 菲律賓 通過了實施貿易自由化的《馬尼拉行動計劃》等。

  第5次 1997年 加拿大 討論了東南亞金融危機等問題。

  第6次 1998年 馬來西亞 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加強增長的基礎》等重要文件。

  第7次 1999年 新西蘭 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奧克蘭挑戰》等文件。

  第8次 2000年 文萊 討論了經濟全球化、人力資源開發等問題。

  第9次 2001年 中國 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主持會議並發表題為《加強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紀的新挑戰》的重要講話。

  第10次 2002年 墨西哥 發表了《領導人宣言》等文件。

  第11次 2003年 泰國 主題是“在多樣性的世界,為未來建立伙伴關系”。

  第12次 2004年 智利 討論了貿易投資自由化、人類安全、可持續發展等議題。

  第13次 2005年 韓國 通過有關防治禽流感及推動世貿組織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多哈回合)的首腦宣言。

  第14次 2006年 越南 主題為“走向充滿活力的大家庭,實現可持續發展與繁榮”。

  第15次 2007年 澳大利亞 討論氣候變化和清潔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等議題。

  第16次 2008年 秘魯 重點闡述了各成員就世界經濟金融形勢、防災減災等問題達成的共識。

  第17次 2009年 新加坡 APEC的共同目標沒有改變,即通過自由開放的貿易與投資,支持亞太地區經濟增長與繁榮。

  第18次 2010年 日本 發表《領導人宣言》,就繼續推進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切實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達成一致。

  第19次 2011年 美國 APEC在2011年的核心任務是加強經濟一體化。

  第20次 2012年 俄羅斯 以“發展的挑戰”為主題,從亞太經濟可持續增長等角度聚焦並研討亞太經濟發展問題。

  發展歷程

  【初期階段】

  ●1989年1月 澳大利亞總理波比·霍克訪問韓國時倡議召開亞洲及太平洋國家部長級會議。

  ●1989年11月 澳、美、日等12個創始會員國在澳大利亞堪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著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成立。

  ●1991年11月 第三屆部長級會議正式確定亞太經合的宗旨目標、工作范圍、運作方式、參與形式、組織架構、亞太經合前景,也正式將中國、中國香港、中國台北三個經濟體同時納入亞太經合會。

  ●1992年9月 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確定將亞太經合秘書處設於新加坡,並確立亞太經合運作基金的預算規則。

  【快速階段】

  ●1993年1月 墨西哥、巴布亞新幾內亞加入APEC。

  ●1993年6月 改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1993年11月 首屆亞太經合經濟領袖會議在美國西雅圖舉行,解決“APEC不應該做什麼”。

  ●1994年11月 在印度尼西亞茂物舉行的經濟領袖會議設立“茂物目標”。解決“APEC應該做什麼”,智利加入。

  ●1994年-1995年 APEC著重解決“APEC應該怎麼做”。

  ●1996年 制定APEC合作藍圖。

  ●1997年 實現與加速APEC各成員國合作。

  【調整階段】

  ●1998年至今 APEC進入了一個鞏固、徘徊和再摸索的調整階段。1998年11月,秘魯、俄羅斯、越南加入。設東盟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和太平洋島國論壇為觀察員,可參加部長級及其以下各層次的會議和活動。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韓旭陽

  新京報制圖/郭宇

(責編:吳曼琳、庄紅韜)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