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國資委:地方國企效益下滑 一些地方仍盲目鋪攤子

2013年11月04日07:1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國資委:地方國企效益下滑 一些地方仍盲目鋪攤子

  地方國企企業為何效益下滑?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認為,除了外需不足、內需預期不穩定的原因外,主要是由於企業增長模式和經營方式粗放,在運營質量不高、管理不精、競爭力不強的情況下,一些地方仍然盲目上項目、鋪攤子。

  他是在日前舉行的全國國資監管政策法規暨指導監督工作座談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今年1~8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5315.2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中央企業11164.3億元,同比增長16.6%。地方國有企業4150.9億元,同比下降5.3%。“當前地方國有經濟運行出現下滑的情況,應當引起各地國資委的高度重視。”他說。

  黃淑和在分析下滑原因時指出,從外部環境看,主要是外需不足,內需預期不穩定,鋼鐵、煤炭、有色金屬、建材、化工、重型機械、造船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大多陷於增產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經營困境。從內部因素看,一是企業增長模式和經營方式還比較粗放。過去效益來源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規模擴張,今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投資規模上不去,經濟效益勢必下滑。二是企業運營質量不高、管理不精細。今年的成本費用和負債規模持續上升,且增幅高於同期收入和資產規模增幅。三是多數企業處於產業鏈中低端,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競爭力不強,企業對市場變化的應對能力較弱。四是地方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不盡合理,一些地方仍在盲目上項目、鋪攤子,造成重復建設﹔一些地方沒有及時清理整合劣勢企業和低效資產,導致整體效益下降。

  由此,他要求各省市國資委要切實承擔起指導推動本地區國有企業實現保增長的責任。加強對市場變化和企業運行情況的分析,摸清影響企業利潤增長的主客觀原因,抓緊明確保增長的任務和具體措施。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協助解決企業面臨的重大困難。對重點虧損企業,要一企一策,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同時,指導企業大力開拓市場。引導企業圍繞市場抓經營、抓生產,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打造拳頭產品,提高高附加值產品貢獻度。對有市場優勢的項目,要集中力量加快實施。要重視指導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提高服務質量。積極搭建本地區國有企業產業對接、供需對接平台,推動企業在主導產業、重大項目上的協同合作,支持企業抱團發展。

  另外,著力推進精細管理,降本增效。指導企業加強營業成本和各項費用控制,防止人工成本不合理增長,大力壓縮非生產性支出,強化應收賬款、存貨的清理和管理。同時,注重防范大宗商品融資性貿易、金融衍生品等業務風險,防止出現新的損失。

  針對部分地區盲目上項目的行為,他特別強調,要指導企業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堅決清理處置低效無效資產,止住出血點。從嚴從緊監管國有企業投資,嚴控非主業、產能過剩以及超過財務承受能力的投資。大力整合輔業資產,推動國有資本向本地區優勢特色企業集中。

  除了眼前保增長責任外,黃淑和還要求各地國資委著眼於長遠,進一步深化改革。“要牢牢把握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的改革方向,立足現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以資本為紐帶的國有資產出資人制度,夯實國有企業作為合格市場主體的體制基礎。”他說。

  黃淑和認為,當下改革要探索三個重點領域:一,要認真研究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的政策措施,根據放寬市場准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改革要求,推動企業在改制上市、兼並重組、項目投資等方面,積極引入民間資本和戰略投資者,全面推進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二,要根據企業產權結構和組織形式的變化,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進規范的董事會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加快形成適應市場競爭要求的企業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三,要研究界定監管企業的功能定位,深入探索分類監管的途徑和方式,提高國有資產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激發國有企業活力。

(責編:聶叢笑、喬雪峰)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