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堂,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畢業生
美國快遞發展歷史悠久,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開始,隨著美國郵政管制的放鬆,依靠風險投資和上市募資,以FedEx(聯邦快遞)為代表的美國快遞業開始高速增長。2000年后,UPS(美國最大的私營快遞)和FedEx都開啟了國際擴張的部分。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參與過國際貨運的唐堂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雖然美國快遞業起步較早,但是現在並沒有國內快遞方便。
中國青年報:美國有哪些主要快遞公司?
唐堂:主要有UPS、FedEx、USPS(美國郵政,美國唯一一家國有快遞),DHL(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速遞貨運公司之一)比較少,歐洲的賣家比較喜歡DHL的國際快遞。總的來說,UPS和FedEx收費相對貴一些,與亞馬遜、新蛋這些網站有長期的合作協議﹔USPS資費便宜,個人用戶多一些。
美國的人工費用貴,寄東西沒有國內方便,基本上就是一輛大卡車負責一個比較大的區域,從早運到晚。上門取件另收費,人們一般都自己到快遞公司的營業點寄,要不就放到就近的投遞箱。包裝材料基本上都自備,自己打包。我見過一位美國學生把一件短袖硬塞到信封裡。自己動手是在美國寄快遞的常態,所以很多時候選一家快遞公司的主要因素除了價格,就是離得近。
中國青年報:美國黑色星期五促銷時,快遞公司如何保証送貨時間和質量?
唐堂:送件時間和平時基本沒差別。一方面,雖然網上銷售的比重逐漸上升,但是更多人會去實體店排隊。如果去得早,可以搶到比網上更低的折扣。另一方面,黑色星期五產生的快遞數量是無法和國內“雙十一”相比的,畢竟人口基數不一樣。送貨時間取決於你願意支付的價格,3到4個工作日一檔、兩個工作日一檔、次日到達(分上午10點和午夜零點之前兩小檔),個人寄件的價格基本上是逐檔翻倍。隻要不惜工本,理論上每個包裹都可以隔日送達美國的任何一處。增加的時間無非是空運轉陸運、或者在中轉站多停一段時間。
在管理模式上,美國快遞業大體和國內順豐相近。我所在的布法羅分校為美國的快遞業作出過一些貢獻:計算機系的Sargur Srihari教授曾經主持開發了針對手寫地址的圖像識別系統,據說當年就為USPS節省了千萬美元的成本。
中國青年報:快遞公司收件時會嚴格驗視貨品、保証安全嗎?
唐堂:我沒有遇到過嚴格查驗的情況,也不會出現強制拆開包裹檢查的事情。一般寄件都是個人封裝好送到快遞網點,說什麼就是什麼,頂多問一下貨品價值和是否有易碎品,是否含有電池。寄送電子產品的話,UPS需要貼一個含有電池的標識,而國際快遞則需要申報物品單價和數量。至於收件后快遞公司是否會再進行一遍查驗,這點很難說。僅就直接的觀察,可以說一切全憑寄件人自覺。
中國青年報:貨品受損時一般如何應對?
唐堂:我沒有遇到折損索賠的情況。唯一一次不愉快是選了UPS的次日上午10點送達的服務,結果整整晚了一天,交涉之后,UPS的收件點答應退款。
在網上購物,潛在的賠付基本是商家承擔。當然,在寄件時也可以選擇購買保險,出了問題會按照保險金額賠付。如果不買保險,那麼賠償的金額非常有限,和國內賠付金額為快遞費若干倍的做法類似。
美國快遞公司遞送包裹除非明確要求簽收,否則快遞人員把包裹放門口就算送達了。我剛到美國時,要在網上選配個筆記本,因為家門口就是馬路,特意標明了“本人簽收”。送達當天回去一看,筆記本的包裝箱就在門口放著,箱子上偌大的品牌標識對著馬路,來往的行人觸手可及。上網一查時間,已經擱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又有個包裹,怎麼也找不著,打電話客服,才知道快遞員為了保險起見,把包裹夾在了兩道門的中間——十幾美元的東西反倒這麼謹慎了。蘋果官網發貨的產品一貫是簽收的,曾有個快遞員拿著我的蘋果手機小紙箱對我說:“你的都到了,我的咋還沒到?”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