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台灣旅游業的一張王牌,但這張王牌並非超凡脫俗,面、粥、豆漿、包子都列在其上,都是老百姓一日三餐的家常吃食。“最怕讓我推薦台灣美食,”一位台北朋友說,“如果我說牛肉面、小籠包、藥燉排骨,肯定引不起你們這些北方人的興趣。”但這些在台灣的確做成了美食,成為夜市、名店的招牌。
不知是否受大陸包子走紅的影響,近日,包子在台灣也挺受寵,一家媒體居然把宜蘭一家包子鋪贊為“台灣之光”。
包子成“台灣之光”
台灣人愛用“台灣之光”這個詞,但過去都是用來形容李安、林書豪這些明星們,包子也成為“台灣之光”還是本周的事情。被如此稱贊的包子產於宜蘭一家50年的包子鋪,老板林志鴻認為他們的包子用料很實在,做的很認真,一直“當成自己家人要吃的在做”。
為了証明自家的包子與眾不同,老板不怕“泄露天機”,向前來採訪的台灣記者顯示包子的制作過程:包子皮的中間要厚一點,現殺現送的豬肉做成餡后冷凍24小時后再包,這樣調的味兒才會充分發揮出來,面用老面團發酵一天,比用酵母粉發酵多了面香。
這家的包子每個10元新台幣,現蒸現賣,每天定量,來晚了吃不到,有台北人特意開車到宜蘭吃包子,認為這家包子“很香,皮很薄肉又很多,不會很油膩,吃起來很爽口”,吃完了還要給同事鄰居帶買回一大包。現在,包子店已開通了網購,網絡訂單接不完。
“台灣之光”可不是媒體說說而已,宜蘭市長已經把寫著“台灣之光”的匾額送到了包子鋪。這家店已經開了50年,現在的老板是第四代,就沖著小店的這份堅守與執著,也當得起“台灣之光”吧?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