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3月9日中午,一男子匆匆跑進溫嶺鬆門派出所報案,稱自己這段時間每天都很熱心地幫一香港人兌換人民幣,對方答應給10萬元的好處費,可是好處費沒拿到,自己卻被騙走了76700元。
劉某42歲,廣西人,在鬆門某企業打工1年多,一個月工資3000多元。
2月28日下午,劉某接到了一個18359****38的求助電話,對方自稱叫李婷,香港人,在福建做生意。“我手頭有100萬港幣,因為生意需要急需兌換成人民幣,去銀行要收取大量手續費,如果你能幫我兌換的話,我將給你10萬元作為答謝。”
聽著對方著急的語氣,其口音的確有點像香港人,劉某想到若真能幫上忙,自己可獲利10萬元,便答應了下來。
28日下午16時許,李婷又打來電話,讓劉某先匯200元過去表示誠信,等劉某這邊資金到位就會馬上將100萬港幣通過律師轉過來,劉某覺得這也合乎情理,當下便轉了200元到李婷的賬戶。
3月1日上午,一名自稱是李婷的代理律師給劉某來了電話,表示若要達成合作,劉某需匯1萬元的現金轉換費到李婷的賬戶,劉某沒有多想就將1萬元匯了過去。
當天下午,這名律師又給劉某來了電話,要求劉某交5萬元的個人所得稅。劉某忙拒絕,稱自己沒有那麼多錢,律師便鼓動劉某去借錢。
於是劉某鬼使神差地跑去向同事借了49000元,並再次將這筆錢匯了過去,這次的賬戶名換成了胡靜。匯完錢后,劉某沒有多想就回家了。
……
就這樣,從2月28日至3月6日這短短7天中,劉某分5次向這名在福建做生意的“香港人”李婷賬戶匯了76700元。
之后的3天內,李婷和他的代理律師沒有再給劉某打電話,劉某繼續在忙著四處借錢,直到9日上午劉某打電話給他們時,兩個手機號碼都已關機,才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急忙到鬆門派出所報警。
針對此類案件犯罪嫌疑人往往採取同樣手段多次作案的可能,警方提醒市民:加強防范意識,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或者與不了解底細的人進行生意合作﹔千萬不要貪圖小便宜,不相信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就不會上當受騙﹔發現類似持有外幣進行私自倒賣、兌換的,不要輕信,不要參與,要及時報案。
(來源:浙江在線)